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章 生死兩難(1/2)

作者:tx程誌字數:4492更新時間:2021-01-17 22:24:10

    第二十七章生死兩難

    臨淮(今安徽鳳陽縣臨淮鎮),春秋時為鍾離國都,秦朝設鍾離縣。東晉設鍾離郡並為徐州治所。這個徐州已經不是東漢十三刺史部的徐州了,因徐州被後趙占領,這裏為僑徐州。冉閔建立魏國,永興二年(351年)四月,東晉策反了魏國徐州刺史周成,周成攜徐州(治彭城)投降東晉,東晉次年更鍾離郡為臨淮郡下轄高山縣、贅其縣、淮陵縣、司吾縣等十縣。

    同時臨淮成為了東晉抵抗北方諸軍南下的前沿。

    臨淮城為六城製式城牆,東西各一,南北各二。三麵環水,一麵靠山(塗山門既西門),易守難攻。東晉為提防石虎時期派出攻占盱眙,兵臨建康城下舊事,故在此重點屯兵防禦北方胡人襲擊。桓溫第二次北伐成功收複故都洛陽,並派毛虎生率領兩千勁卒防守洛陽城,桓溫上書朝廷請求但南遷的東晉官吏早已在江南廣占田地,很多人隻圖安逸,不願放棄家業,再回到北方,所以遷都提議就被束之高閣了。後來毛虎生被調回東晉充當臨淮太守(曆史上為淮陰太守,為了情節需要,做了些許改動,大家不必較真,本書也不是正史,肯定與史實出入)冠軍將軍。

    毛虎生接任臨淮太守之後,立即動員近萬民夫整個臨淮城,首先他引淮水、濠水入護城河,並且擴充弘濟渠,使得弘濟渠水麵寬約四十六步,這樣三河環繞臨淮城,讓臨淮城易守難攻,因此地臨淮水,又稱臨淮關。

    臨淮關城高約四丈三尺以青石、城磚灌糯米湯築成,異常牢固。為防備胡騎突襲,毛虎生在淮水之地每隔十裏設立一座烽火台,設屯卒五人,為臨淮提供戰爭動員時間。毛虎生為了臨淮可謂之不惜血本,他收受鹽梟賄賂,私兵打造六張床子弩和十二具投石器,並且準備大量器材。

    毛虎生相信,無論羯人還是鮮卑人,想占臨淮不在這裏扔下兩三萬具屍體是不可能的。

    天色剛剛放亮,一個身穿光華奪目的山文鎧,文繡獸皮披膊(筒袖)和亮銀雲文短膝戰裙,兜鍪上披掛護頸部的綴,身高八尺大將就開始巡視城防。這位大將不是別人,正是東晉冠軍將軍毛虎生。毛虎生本是平南參軍毛寶之子,名穆之,(遊擊將軍毛安之兄長。)字武生,因避諱靖王諱,改字為虎生。

    毛虎生虎步前行,看著守了一夜城牆的將士不動如山,精神抖擻,非常滿意。毛虎生治軍極嚴,尋常軍隊三五天一操訓,都算是東晉精銳部隊了。可是毛虎生跟隨桓溫參加北伐,見識到了西府軍軍威之盛,軍紀之嚴,受深感感動。他就借鑒的桓溫練兵之法,讓將士立勢而站,命弓箭手用拔掉箭簇的箭矢射擊。盡管是拔掉箭簇,但是箭中人體,巨大的衝擊力道也讓人痛苦不堪。萬一射中麵部或眼睛,也會造成傷亡。可別說經過這種方法訓練的臨淮軍軍隊,至少可以做到臨矢不亂,迎箭不退。在東晉諸軍中,也算是強兵悍卒。

    就在毛虎生準備開展早訓時,突然從弘陽門(正南門,古代取名水之南是陰,之北是陽。這裏意指弘濟渠之北的城門。)傳來長喝:“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