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章 死軍(上)(1/2)

作者:tx程誌字數:4686更新時間:2021-01-17 22:24:41

    “這倒也是!”高敬宗道:“時間不等人,咱們要分兩步走,軍隊擴編和製鹽兩不誤。沒有軍隊保護,謫仙穀就是一座建立在沙灘的堡壘,根本不用攻打,一個浪頭打過來,就會轟然崩塌。擴編軍隊隻是咱們今天第一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訓練軍隊是咱們工作重心。我初步計劃,在物資未全部運回謫仙穀之前,咱們的墾荒工作全部停下來。所有參加墾荒的流民,足足有三千四百餘人。裁去老弱,可以挑出兩千人應該不難。工坊和鹽坊不能停全停,必須留下。從工坊和鹽坊裏再挑二百人,這已經是極限了,這樣咱們就有兩千二百青壯加上護軍五百人,總共兩千七百人。我最關心的是,軍隊什麽時候可以有戰鬥力?”

    高敬宗從“小高神醫”到“高神醫”再到“高先生”,短短兩個多月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身份不知不覺被人們提高了三個檔次。小高神醫這個稱呼是調侃多過尊敬,高神醫則是發自內心的尊敬,刻意忽視他的年齡。而高先生則是忽視他神醫這個職業,讓他不知不覺成為了謫仙穀的核心領導。

    籍戡自信的道:“我們籍字營最不缺少的就是軍官,哪怕能力最次者,也有別部司馬之能,獨掌一部(兩曲為一部,官長為別部司馬從六品,相當於千人長),軍隊擴編兩千七百人,隻要操訓三天,可拒城而守。一個月具備野戰能力,三個月之後,絕對不弱東晉精銳部隊。”

    籍戡說這話底氣實足。事實上底氣的確如此。冉閔創立魏國之後,實力最強的時候,擁有三十萬大軍,聯營百裏,旌旗遮天蔽日,勝過石虎後趙最強時期。大浪陶沙,三十萬大軍最後之乘下不足千人,能在殘酷的戰場上存活下來(投降不算),都是精兵強將。擁有訓練有素的軍官,擴軍之後很容易形成戰鬥力。

    漢武帝時為加強長安的防守設立了八校尉,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為比二千石,屬官有丞及司馬。八校尉統兵千五至兩千等。這其實已經是皇帝直屬軍隊的全部了,隻要是邊塞有警,或是地方叛亂。漢武帝就會命八校尉出兵增援或平叛。這八校尉一萬五千餘精銳為骨幹,再征調地方民夫,邊行軍邊訓練,往往不足三個月就可以形成強大的戰鬥力。這樣既可以減少朝廷財政支出,同時也可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謫仙穀護軍就是這個情況,其中約二百餘將近三百籍字營悍卒,這些或出身冉魏國正規軍軍官,或是悍卒,也有冉魏國忠臣之後,總之擴編至兩千七百人,護軍戰鬥力絕對不會削弱。

    封雷這時道:“我們是不是該立個營號了?再叫謫仙穀護軍則有點不妥當了!”

    籍戡也點點頭道:“封副帥言之有理。”

    “這個……”高敬宗倒是沉吟起來。

    軍隊的名字可不是隨便取的,一旦定下來,就不會輕意改動。就像謝尚(永和二年,公元344年)出鎮西中郎將,鎮曆陽,創立西府軍。後謝尚升任鎮西將軍,改任豫州牧。桓溫則升任荊州,安西將軍。桓溫帶著由謝尚創立的西府軍一戰平滅成漢,攻戰cd北又三次北伐,建立赫赫功勳。然而提起桓溫首當提起赫赫有名的西府軍。後來謝玄出任北中郎將,鎮京口(既今鎮江),謝玄組建了北府軍。哪怕謝玄死後,劉牢之、劉裕相繼掌握北府兵權,然而北府兵卻一直沒有更改過軍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