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章 問題大了(2/2)

作者:tx程誌字數:4670更新時間:2021-02-20 05:28:53

    “歐耶”高敬宗笑道:“隻要識字就行,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快忙起來忙我做事!”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謫仙穀雖然沒有官府,但是自從組建謫仙穀生活區以來,高敬宗就辦理了謫仙穀戶籍製度。謫仙穀戶籍分成三種,以軍戶、匠戶和莊戶三種級別。其中軍戶福利待遇最高,軍屬分的糧食也多常人多一些。其次是匠戶,最差的要屬莊戶了。

    可是隨著陸永華出任死軍從軍司馬,全麵負責承擔物資運輸和死軍補給工作。而謫仙穀百姓管理隻有陸永華從鹽梟中帶出來的一名賬房先生李林。李林現年四十餘歲是一名資深帳房先生。此時他承擔了謫仙穀民部管理工作。

    不過由於這個時代人們識字率太低,乞活軍中識字率也不高,就算李林混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子?隨著謫仙穀擁有大量糧食,隻要肯幹活,就可以加入謫仙穀。不過為了避免瘟疫蔓延,高敬宗整理出了一套瘟疫防治之法。外來流民想要進入謫仙穀,首先得洗澡,在加了鹽的熱鹽水裏泡小半個時辰,然後在洗清水澡。洗完澡之後,再去進行開花接種。如果是天花患者就不用接種了,天花每個人一輩子就會傳染一次。隻要能熬過去,以後永遠不會再傳染。

    隔離審查,編戶造冊,每天把李林累得實在是不行了。無奈之下,高敬宗隻好親自拉壯丁,把陳應頂上去。

    陳應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幫助謫仙穀打理民部事情去了,高敬宗知道他的學堂開設任務迫在眉急。

    良臣擇主而侍,良禽擇木而棲。在這個時代,高敬宗還真沒有吸引人才的優勢。一個區區數千人的小山穀,充其量相當於一個小鎮或小縣城的規模,做一個無品無階的小吏,還不如去跟別人當幕僚。

    沒有人才,隻有自己培養人才。當高敬宗當眾宣布要建立一座大學堂,讓所有謫仙穀百姓子女免費入學的消息後,謫仙穀的人開始瘋狂了,他們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建造學堂。

    將來自己的子女在此讀書,所以學堂建築用了最好的材料,打了最堅實的地基。高敬宗非常無奈,謫仙穀在他心中隻是一個過渡的地方,將來他是要南陽盆地建立發展基業,可惜百姓們根本不聽,還以為高敬宗隻是心疼他們。此時這些百姓建造速度更快,而且學堂規模也不小。根據高敬宗目測,僅教室麵積就超過兩千平方,足夠讓三四百名學生上學。

    筆墨紙硯高敬宗已經向俞變訂購了,校舍也開始建造。那麽教材卻迫在眉急了。

    沒有教材,高敬宗隻得自己編了。好在高敬宗在後世也是一個功課紮實的高中生,各課成績還不錯。對於儒家經典他真正是一知半解,可是一些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和《千字文》卻難不倒高敬宗。

    然而高敬宗卻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時期的官員、經史學者王應麟。此時距離王應麟出生尚有八百多年。至於《百家姓》也是形成於北宋時期,否則也不可能把趙姓排在第一。至於《千字文》則是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文字來源據說是王羲之的蘭亭序中的摘錄。

    於是問題大發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