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46 晉地災情(1/2)

作者:叫天字數:4340更新時間:2021-04-29 10:57:02

    他沒有得到皇帝允許,就這麽表態,很顯然是經過皇帝允許,否則給他幾個膽子都不敢這麽說。

    崇禎皇帝的用意,是希望新軍能盡快拿出手。親自過來的意思,除了表示重視之外,還有拿盧象升的捷報告訴這些新軍士卒,建虜不可怕。如此軟硬敲打,讓這支新軍士卒都繃緊了弦進行訓練。

    訓練時間要是拖得太久的話,崇禎皇帝會吃不消的。別看暫時好像能掐住建虜,讓他們不再對京畿之地形成威脅,但在實際上,大明的敵人還有好多,西南的土司,東南沿海的海盜,西夷,更為關鍵的是,各地的災情,南澇北旱很嚴重,饑民得不到安撫就很容易搞出民變。

    他這擔心並不是多餘的,這不,剛從京營回到皇宮,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就拿著一個奏章來求見了。

    這奏章是還在宣府坐鎮的輔臣薛國觀送來的,說晉地今年旱災的苗頭已現,而且似乎比起往年來更為嚴重,他擔心晉地會如秦地一般,因為饑荒到處發生民變。

    為了說明這個情況的真實性,薛國觀還在奏章中稟告,說山西本地原有的存糧,在去年時被那些晉商收購過,如今已經運往京畿之地救撫百姓和接濟京師。一旦更為嚴重的旱災發生,後果絕對難以預料。

    因此,薛國觀在奏章中要求,減免賦稅,甚至要做好救災的準備。否則等到民變發生再去鎮壓安撫,那損失就大了!

    如果是別的地方,曹化淳知道崇禎皇帝的心思,自會做出回複,並把結果稟告給崇禎皇帝知道。但這晉地因為出了晉商那麽大的案子,他又知道皇上對賣國的晉商恨之入骨,就有點摸不準皇帝是個什麽態度。因此,他便直接把奏章交給皇上親自處理了。

    崇禎皇帝看到奏章中所寫那“旱情比往年尤甚”這幾個字時,便知道陝北的大旱已經開始蔓延了。頓時,他的臉色就有點變了。

    崇禎皇帝可是記得,陝西那些流賊剛剛躥入了晉地,恰巧遇到晉地這樣連續災情後的一個大災,豈不是火上澆油,一下子星星之火就能燎原了!

    他感到事態有點嚴重,但晉地和內陸省份不同,這是大明的邊關省份,收取的田賦都是有用的。

    一般來說,山西地方官府收取的田賦,分為兩部分,即留存和起運。其中起運部分,不是給中央,而是給邊鎮軍需之用。這部分要是減免的話,邊鎮就沒得吃,那後果不堪設想,顯然是不可能減免的。

    另外一部分是留存,就是留在當地。不過一般有這樣幾種用途。一是給地方衛所的軍需,二是給宗藩俸廩,三是生員廩食等等。

    崇禎皇帝想著,便立刻調用卷宗,開始查看這些田賦情況。

    他發現,在這些田賦中,支出最大的兩項是邊鎮軍需和宗藩俸廩,占了田賦中的一大半還多。其中宗藩俸廩還一直都是不足額的,否則的話,所有的田賦加起來全部給宗藩俸廩都不夠。但由此可見,這宗藩俸廩也已經太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