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1/2)

作者:叫天字數:4276更新時間:2021-04-29 10:57:19

    在溫體仁見禮之後,崇禎皇帝便讓他看了左應選的奏章,而後問道:“溫卿,因為災荒,戰亂等等,我大明的無主之地該有不少吧?”

    這個無主之地,自然是指能耕作的田地。溫體仁聽了,立刻便回答道:“陛下明見,還有一些田地,因為所產不多,甚至連賦稅都不夠交,田主往往便棄了這部分田地。”

    崇禎皇帝一聽,眉頭一皺道:“還有這樣的事?大明的田賦並不是很高啊!”

    “回陛下,正賦確實不高。”溫體仁對於這一塊,顯然了解地多,因此又能馬上回答道,“但因為我大明的各種雜稅皆以田地為依據,且勞役也是以田地來分派。這些遠比正稅要多且勞民,因此棄了田地的農民,多是因為這些!”

    原本的崇禎皇帝,對於這些並不是很了解。而魂穿過來的胡廣,就更是不了解這些古代的稅收了。因此,這一塊內容,就有點空白。

    崇禎皇帝之所以召溫體仁前來,原本還不是因為這個,他是基於另外一個想法。此時知道,便皺著眉頭問道:“這塊稅賦方麵的餓來龍去脈,卿且說給朕聽聽。”

    “陛下,此事當追溯太祖開國之初。”溫體仁自然答應給他講道,“太祖因為出身,對於農民很是仁慈,而有痛恨於貪官汙吏,因此……”

    崇禎皇帝一聽開頭,就不由得無語,看來這個鍋又要明太祖來背了。不過確實,他當初以為的一些不錯製度,其實都是一個個坑,如今終於擋不住。別人都說坑爹,他是坑子孫,也是無語了!

    “太祖規定田賦約為十分之一左右,算是很低的了。按理來說,這點田賦是不夠我大明正常使用。不過太祖另有他法:令我大明軍隊自給自足,皇權不下鄉,各村堡實行自治。另外在洪武時期,朝廷多用大明寶鈔來應付各種開支。且我大明官員為曆代最少,做事多雇吏員。”

    溫體仁差不多已經了解眼前的崇禎皇帝是什麽樣一個處事態度,因此,知道這種話說得直白,淺顯,有些地方不合乎禮節卻也沒關係。他說到這裏,偷眼確認了下崇禎皇帝的臉色,知道自己沒猜錯,皇帝在認真聽著,便又繼續說道:“臣有過估算,如今我大明有官兩萬零四百左右,而吏則有五萬一千左右。官吏算起來也才7萬餘人,卻要治理我大明整個天下。雖說節約了費用,可做事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或者是為了證明他所說的話並非危言聳聽,溫體仁便又補充道:“五萬餘名吏員,大部分還同時供役於軍,其中隻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在各州府縣衙做事。而我大明共有一千一百三十八個縣。這意味著我大明最大的縣也不會有超過30個有俸祿的職位。”

    崇禎皇帝對於這個事情,也是大概知道,但這數字真正一出來就有點吃驚了。要知道就算最大的縣,最多30個職位來算,他們是要管理一個縣的所有地方行政事務,包括稅收、審理案件、維護治安、管理交通、教育、公共工程和社會賑濟等等,這些可都是要耗費大量精力的事情,絕非一個人簡簡單單一下就能辦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