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32 孫傳庭升官(1/2)

作者:叫天字數:4234更新時間:2021-04-29 11:01:49

    隻聽他奏道:“陛下,征虜將軍一戰成名,就是和草原部族之戰。臣以為,可調其出任大同總兵,以對察哈爾部族!”

    征虜將軍,也就是錦州總兵官吳三桂,當初他率八百騎,在建虜歸路壘兩千多蒙古軍的京觀,而後又突襲草原,報複了兩個部族,屠盡立威而歸,本身並無多少損失。

    崇禎皇帝回想起吳三桂的功績,便笑著點點頭道:“吳將軍有初生牛犢的銳氣,敢打敢拚,確實是一員猛將。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首輔提名,皇帝明確讚同,其他人隻要不是利益攸關,誰會出來找理由反對。不過也就是閔洪學提醒道:“陛下,寧錦一線調走一位總兵官的話,兵力便薄弱了一些。”

    崇禎皇帝一聽,稍微一想,便搖頭道:“讓寧錦軍主動進攻建虜,就前陣子兩位總兵派軍圍剿少得可憐的建虜,都沒有盡全功,被建虜逃走了大部。事後互相指責,彼此之間並沒有默契。朕要光複遼東,怕是指望不上他們。現有兵力,用來守城,卻是沒多大影響,那就這麽定了吧,調征虜將軍出任大同總兵。”

    底下這些臣子沒想到皇帝對關寧軍的印象竟然這麽不好,不過想想也是,剛之前的仗都打成那樣,事後兩個總兵官還互相指責,搞不好,確實還不如一個總兵官駐守,說不定效果還更好。

    他們正在想著,就聽崇禎皇帝又說道:“至於吳襄,作為一名統兵一方的總兵官,卻臨陣脫逃,情節惡劣;且還放走了五千左右的流賊,影響甚大,本應嚴懲,以儆效尤……”

    聽他說出對吳襄的判決,底下臣子便馬上把注意力集中了過來,心中都在歎這個吳襄,為什麽不堅持會,或者說稍微再鎮定一點,是賊人潰散,而不是進攻,如此大同軍作為朝廷最大軍力在戰場,軍功絕對不會少,可最終卻因為主將的膽小,演變成了這種局麵,還真是活該!

    “但念其為大明培養了一個好兒子,罪減一等,奪伯爵之位,降為大同遊擊,戴罪立功,如有再犯,必不輕饒!”

    聽到崇禎皇帝對吳襄的最終判罰,底下不少臣子便回過神來了。皇上這是逼吳三桂不得不出任大同總兵啊!否則要不是兒子擔任大同總兵的話,吳襄這個遊擊隻要再作戰不力,就是決不輕饒的下場!

    這麽一想,閔洪學不由得看了下老鄉的背影,再看看上麵的崇禎皇帝,又多明白了另外一層用意:皇上是不是在追究祖大壽潰散回山海關的責任?

    當初祖大壽竟然能領軍從京師城下逃回山海關,說明關寧軍已多為祖大壽把控。之前調任祖大壽到京師,後來又調吳襄去大同,如今再調吳三桂去大同,如此一來,關寧軍中的原有勢力便為之一換。這些措施環環相扣,一步一步而來,每一步都讓原有關寧勢力不得不遵守。這手段……

    他這邊正在吃驚地想著,崇禎皇帝卻在對溫體仁吩咐道:“內閣就按此擬旨吧,對於征虜將軍那邊,其少年英雄,須多加勉勵之,可適當透露朝廷戰略,令其做好對土默川各蒙古部族的作戰準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