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99 麵試楊嗣昌(1/2)

作者:叫天字數:4310更新時間:2021-04-29 11:10:38

    文華殿內,一名儒雅文官在鄭重其事地見禮,而禦座上的崇禎皇帝,則略微有點好奇地打量著他。

    眼前這名官員,崇禎皇帝很有好感,不是因為他的長相讓人能有好感,而是源自原本崇禎皇帝的記憶。

    在崇禎皇帝還未登基之時,就已經看過這名官員所寫的《地官集》二十卷,對於他在書中說講述的有關財賦方麵的見解,很是讚賞。為此,還特意讓人找了他其他方麵的文章來看,由此可見一斑。

    而在原本的曆史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他父親獲罪處死時,他提出要替父罪時,原來的崇禎皇帝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減輕了他父親的處罰,並一點都不影響他本人的仕途,甚至青雲直上,最終成為大明數得著的高官。

    此時,底下那文官已經見禮完畢,恭敬地站著,等待皇帝的垂詢。

    崇禎皇帝看了一會,便拿起禦案上的一份奏章,淡淡地說道:“舉賢不避親,楊總督向朕舉薦了他兒子,想讓卿擔負起新建包頭的重任,卿可知否?”

    “回陛下,臣已在前兩日知悉此事!”楊鶴的兒子,此時當然霸州兵備道的楊嗣昌,恭敬地回奏道。

    崇禎皇帝看著他,對他的言行無可挑剔,就又淡淡地問道:“那卿可知,朕要新建的包頭情況?”

    “回陛下,臣亦知之!”楊嗣昌還是恭敬地回奏道,“事實上,從戰國至唐朝,包頭境內曾幾次建築過一些古城。最早是趙武靈王於武靈王20年築九原城,後秦改為九原郡,漢代時築雲中五原等郡。後來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又重設懷朔鎮。唐王朝時在河套地區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其中就有包頭所在……”

    楊嗣昌顯然在收到父親楊鶴的書信後,有專門研究過包頭的曆史,此時說來,滔滔不絕,能給人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準備重新包頭的崇禎皇帝,對於包頭的曆史,都沒有了解的那麽細。

    “……後來在英宗時期,我大明不再在河套駐軍之後,蒙古部族重新進入河套地區,並發展壯大,以至於後來河套地區的蒙古部族,在俺答汗的帶領下入侵我大明,甚至一度攻到京師城下!”

    楊嗣昌說到這裏,抬起頭來,語氣變得堅決有力地奏道:“陛下,河套地區富饒肥沃,不管是誰占據了這裏,隻要用心發展,都會有非常大的收獲!陛下用兵河套,實乃英明之舉,臣衷心欽佩不已!”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嘴角微撇,露出一絲笑意。這個楊嗣昌說話還真有水平,展現自己學識的最後,還能順其自然地拍一個馬屁過來,讓人聽得覺得就是這麽一回事,對這馬屁很受用。

    不過崇禎皇帝立刻又恢複淡淡地表情,繼續問他道:“那你可知,重建包頭的難處在哪裏?”

    楊嗣昌在答話時,其實也在暗暗觀察崇禎皇帝,不可避免地,對於崇禎皇帝如今這麽年輕,對待臣子時,表現得如此成熟,老練,不由得也很吃驚,由此,他更不敢有輕視忽悠之心,靜心屏氣,集中精神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