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20 燧發槍(1/2)

作者:叫天字數:4266更新時間:2021-04-29 11:11:37

    大明要在河套平原站穩腳跟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得有足夠的吃食能養活這裏的人。因此,對於徐光啟的到來,洪承疇自然是樂意之極,早就盼望多時了的。他表現出來的熱情之高,不止是官位的問題,更多的是發自肺腑。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堂堂歸化總督和大明禮部尚書都撲在農事上,和老農們在一起,討論著怎麽在河套種下帶來的那些農作物種子。這些事情被河套百姓,特別是那些流賊出身的兵卒還有從秦晉兩地遷移過來的災民而言,都份外感動。

    “要是我們米脂縣縣令有兩位大人的心思,我們當初都不會起來鬧事了!”

    “對啊,要是我們府穀縣有兩位大人一半的心思,我們也不會跟著王嘉胤鬧事的!”

    “我們大明還是好官多啊!”

    “……”

    大明百姓所求其實真得不多,除了極個別人之外,隻要能活下去,誰都不想提著腦袋造反。因為崇禎皇帝的重視,兩位大明高級官員的身體力行,無形中凝聚了河套地區人心對大明的凝聚力,這表現在他們具體的巡邏,訓練,開荒、建築等事情上,效率都高了不少。

    楊嗣昌則暫時還不用操心農事方麵,他領著家丁先趕去了包頭,視察地形,統籌人力,準備趁著寒冬到來之前,先大幹一場。

    至於卜石兔那邊,從洪承疇先前派出的夜不收回報,似有不甘,但光憑他自己,還不敢來侵犯河套地區,似乎在遊說其他部族,暫時未有東來的跡象。

    楊嗣昌對卜石兔不放心,就把他爹楊鶴派給他熟悉草原事物的家丁都派了出去,作為他的使者,前往西邊各部族去探聽口風、動靜,實施他向皇帝所獻策的拉攏敲打分化之策。

    而此時,在京師的崇禎皇帝,正在接見軍器局局長畢懋康。不用說,從他們的笑容上看,就知道是有好事,隻聽畢懋康帶著欣喜稟告道:“陛下,臣嚴抓鋼鐵鍛造,目前已經打造了三百多把自生火銃,其點火率達到了七八成之多!”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大喜。明末雖然有了燧發槍,但除去炸膛的因素之外,啞火率也奇高,這導致大明軍隊中始終沒有推廣燧發槍。之前和畢懋康討論之後,知道是擊火裝置的問題,如今看來,畢懋康嚴抓質量,點火率有七八成之多,算是合格了。

    他還沒來及說話,畢懋康又在稟告道:“臣根據陛下所說流水線作業的想法,把燧發槍的打造進行分解,如今也已經熟悉起來,相信以後一把燧發槍的打造,能比以前早完工不少時間。”

    崇禎皇帝聽到這個,卻不是很滿意,過去了這麽久,才打造了三百多把自生火銃,這效率,還是比自己想象中的慢。要知道,軍器局也是有足夠的人力工匠可用的。

    這麽一想,他便站了起來,對畢懋康吩咐道:“走,朕親自過去瞧瞧!”

    畢懋康是知道皇帝的本事,知道皇帝過去,搞不好就能崩出個奇思妙想,就能改進方法。如果他是普通的大明官僚,可能心底不會歡迎皇帝去指導工作。畢竟這是找出不足,是件丟臉的事情。可畢懋康是技術型官員,熱衷火器製造,如果皇上能指出改進火器製造,對於他來說,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一聽皇帝要過去看看,當即大喜過望,這次帶過來的樣品,也不讓呈送禦前,直接去軍器局看就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