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26 心不在焉(1/2)

作者:叫天字數:4388更新時間:2021-04-29 11:21:23

    拿到了馬三拍照傳過來的素描畫像之後,崇禎皇帝看了好長一會時間,如果這幅素描是準確地話,這個居心叵測,甚至可以說一心想挑撥離間的人,恐怕來曆還不簡單。從麵相上看,也不會是海盜之流,更多的是掌櫃或者紹興師爺那種。

    崇禎皇帝有點疑惑,這樣一個人,到底是奉誰的命令去做這個事情的呢?是誰不願意荷蘭和大明的關係緩解,讓荷蘭能和大明進行正常交易?能冒這麽大風險的,肯定是有很大的利益,又或者是有很大的仇恨吧?

    再聯想到陸路這邊,那些荷蘭使者半路返回的事情,雖然好像從事後看,是這些荷蘭使者自己多疑,可未必就沒有什麽不知道的因素在裏麵。如果陸路和海上不是湊巧的話,那這背後人的能量很大,斷然不會是私仇之類的了。

    崇禎皇帝想到這裏,又想起許香事件中,從孫傳庭稟告上來的情況看,背後也是有人在搞鬼。這麽想著,他便斷定,開海遇到的阻力開始出現了。

    開海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就沒想著會容易的。否則開海那麽大的利潤,為什麽曆代皇帝和大臣都視而不見,難道真是到了視金錢如糞土的地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隻能是困難太大,讓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崇禎皇帝這麽想著,不由得對成功開海的困難進一步加深了認識。對於他來說,要想真正中興大明,並在這個世界大航海時代奮起直追,重新站到世界最高處,那麽開海是一定要成功的。

    想到這裏,他傳旨司禮監,把存檔的有關開海相關的奏章,包括批複和留中的,全部都搬了過來,準備重新再捋一遍。

    這次的開海,由何喬遠提出,溫體仁主持,孫傳庭具體操作。按理來說,這些都是能臣,應該能做好事情的。不過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崇禎皇帝感覺,還是高估了他們的能力,因為自己忽視了他們這些人中共同擁有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時代的局限,眼界的局限。

    就比如說眼前這次,劉國能在對待荷蘭人的過程中,哪怕他自己以前是流賊出身,可還是有一種對紅夷高高在上的心態,言語行動中,對他們絲毫不客氣。

    不是說不能這樣做,在荷蘭人入侵大明的時候,就可以這樣,用不著客氣;可當荷蘭人是來做生意的時候,再這樣目中無人,就不好了。畢竟做生意這個事情,是互利互惠的,黃了一門生意,大明也會受到損害。要有能耐的,在這種時候就應該在和荷蘭人的交易中,在遊戲規則的範圍內,盡可能多的為大明爭取利益,這才是最正確的。

    這種對西夷的優越感,不止劉國能有,就是孫傳庭也有,甚至連大明普通百姓都有,這種就是時代的局限性,眼界的局限性。

    崇禎皇帝一邊想著事情,一邊繼續看著奏章。這不,他的手中正拿了一份開海收稅的奏章。這份奏章中所寫的內容,其實就是以隆慶年間短暫開海的往例為依據寫的。

    督餉館,也就是後世的海關,對進出口收取關稅,包括三個部分,即引稅,水餉,陸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