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63 背景(2/2)

作者:叫天字數:4266更新時間:2021-04-29 11:23:08

    或者這名錦衣衛便衣不擅長這個,他頓時有點緊張,便連忙補充道:“江南這邊的人家,家境好一些的,都不會親自動手去做養蠶、織布之類的事情,都會雇傭一些熟手。”

    這一次,崇禎皇帝聽明白了,合著江南這邊已經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苗頭了,出現大規模的雇傭和被雇傭的關係了。不過仔細想來,似乎也很正常。就如同地主不會親自下地種田一個道理,有錢人也隻會去剝削別人的勞動成果,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對於這種情況,崇禎皇帝有很大的興趣,便對這方麵更為關注,甚至都親自隨機去問了幾個人。最後得到的結果,果然是如此。

    在這江南一帶,已經出現了一些專業化的集鎮。有以鹽業為主的集鎮(周浦鎮),有榨油業為主的市鎮(石門鎮),還有筆業市鎮(善璉鎮),窯業市鎮(幹家窯鎮),編織業市鎮(唯亭鎮、唐市鎮),刺繡業市鎮(光福鎮、下沙鎮)等等。

    這些市鎮,都不是官府指定建立的,而是因為地理交通等因素,最終自發形成的。最有特點的是,往往這些市鎮都會形成網絡的效應,比如一個鎮專業搞種桑,而隔壁一個鎮則是專業搞養蠶,甚至還有專業培養蠶種的鎮子;在這些鎮子之間,自有商人來往溝通。

    這樣做的好處,使得這些鎮子都各有一塊專業,能優中選優,比別的地方更有成本和技術上的優勢。而這些,是經濟發展自發形成的。

    而這種專業化的出現,又使得那些小規模的農家個體生產難以在數量和質量上有所突破,被專業化的方式所取代,就出現了以雇傭勞動為特征的手工作坊。這一點,特別是在織布的機坊、練坊、染坊、軸坊等方麵為最,雇傭的勞力也是最多。

    這也使得各地都出現了勞動力市場,比如崇禎皇帝眼下看到的這些,根據時節的變化而趕去對應的地方受雇傭的。一般來說,在當季時節,雇主為了多賺錢,也會給雇工多一些工錢,甚至都有酒肉招待;而不是當季時節時,不但錢少,甚至連雇傭的機會都沒有,如果沒有存錢,就隻有沿街乞討,以待來年。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些人恐怕是華夏曆史上最早的無產者了。

    也是因為有這些情況,使得大明出產商品的數量和質量,一直是有口皆碑,碾壓一切對手。確實可以說,在明末的江南,已經出現了鄉村工業化,也就是早期工業化。

    如果能在這個基礎上正確引導這些產業資本,保證大局穩定,不讓外來勢力打斷這個進化過程,說不定大明的工業化就能順利進行下去,並以其雄厚的基礎,遠超歐洲的工業革命。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個進程不但被建虜打斷,也沒有對應的政治文化土壤。可在這個位麵上,崇禎皇帝不由得在心中暗道:“既然朕來了,就絕對不會讓歐洲超越大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