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1/3)

作者:叫天字數:8474更新時間:2021-04-29 11:29:03

    聽到這話,高迎祥等人看著李自成的目光中,就隻有佩服了!皇上這次隻給了一千軍隊的數目而已,李自成這個遊擊將軍的兵員都不能滿員,他們這些人,自然就不可能再參與進去。這麽好的機會錯過,真是非常地遺憾了!

    其實,李自成有一點沒有說出來。就是他不甘心目前的現狀,所以才會關心河套以外的消息,想著有什麽機會能夠讓他再度飛黃騰達。

    時間過得很快,半個月後,李自成便從各軍中挑選出了一千手下。這些手下,絕大部分都是蒙古人,而且還是蒙古人中和他一樣不甘心眼前的處境,還想著搏出一番榮華富貴、封妻蔭子功勞的人。

    對於這事,洪承疇也夠麵子,在李自成帶著中級軍官進京之時,他竟然親自送到了總督府門口,讓不少人都能看到。李自成所收獲的待遇,很是被羨慕嫉妒恨了一番。

    而在京師中,當崇禎皇帝知道第一個願意站出來接受這份旨意的,竟然是李自成時,楞了一會後又不得不承認,李自成能在原本曆史上脫穎而出,確實是有其優秀之處。至少他對這事的嗅覺,就很靈敏。

    在李自成領著中級軍官到達京師的時候,崇禎皇帝看著禦案上早已準備妥當的多份小冊子,心中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覺得趁這個機會,應該把之前就想好的事情做了。

    於是,第二天,五軍都督府正二品及以上的都督僉事、都督同知和左右都督全都奉旨,早早到了紫禁城。

    五軍都督府,在大明開國之初時,權力是很大的,後來太祖明確,五軍都督府隻有統兵之權,而無調兵之權,這也就是說,五軍都督府隻負責軍隊訓練。調兵之權歸於兵部,一有戰事,皇帝旨意下去後,兵部調配將領和軍隊出征,這是製衡之策,防止武將擁兵自重。可到了大明後期的時候,兵部權力越發地大了,五軍都督府實際上,隻是淪為了兵部的執行部門,隱隱成了一個下屬衙門而已。

    如此一來,五軍都督府可以說是個閑散衙門,就連世襲武官的考核什麽,都不會盡心盡力,因為最終成績的確定,還有武將名單的選定,都要送兵部去決定。

    也是因為如此,五軍都督府的這些主官,平日裏幾乎沒事可做,無所事事,連參政議政之權都逐漸沒了。但最近這一年,崇禎皇帝在涉及軍政大事的時候,也有讓五軍都督府的這些高官出席。但因為曆史原因,這些五軍都督府的主官,幾乎就充當了看客的角色,隻有崇禎皇帝問起來了,才答上一句。一如上次對虜戰事的商議中,崇禎皇帝谘詢了祖大壽一般。

    對於這種情況,文官們也無所謂,無非是走走形式而已。武將們也沒啥激動的,反正不會有啥意見,隻是去當下泥菩薩而已。文武雙方,幾乎都有共識。唯有祖大壽在以前的時候,得到過崇禎皇帝的口風,因此有點期待。

    不過這都快兩年了,除了有京師初級武備堂之外,也沒看到武將有實質性的提高。說句實話,他的內心,隱隱是有點失望的。但他也知道,要想改變武將的地位,阻力實在太大。隻要崇禎皇帝一直記著這事,不要說說而已,那就還是能盼一下的。

    此時,五軍都督府的這些主管們,都集齊在武英殿前。雖然天氣已是有些涼,風吹著也冷。不過他們卻都不在意這點,隻是看到同僚之後,都有點詫異,互相一交流,不由得都是有點吃驚。

    祖大壽卻因此而欣喜,因為他們發現,皇上昨天竟然給他們每人下發了一本小冊子,各不相同,涉及到了軍隊訓練的方方麵麵。雖然有許多內容摘自《紀效新書》,可也多了不少實用的東西。祖大壽有實際帶兵經驗,一看就知道皇上這是找了專門的人編寫出來的。

    比如夜不收的哨探,比《紀效新書》中的內容更為詳細,甚至有許多特定案例的講解。還有對火器的描述,如何運用威力巨大,又如何防護才能減少火器傷害。可以說,對火器這一塊的描述,是大明如今最為詳盡深刻了。還有行軍打仗時,如何麵對嚴寒、酷暑、沙漠、草原等等特定環境的講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