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00 這真是簡直了!(1/4)

作者:叫天字數:8672更新時間:2021-04-29 11:38:40

    比如,以後天下間的聯係,都通過這個聊天群係統的話,就都能被朝廷所監控,說準確點,就是被皇上所監控。

    對於這一點,其實現在就有在做。不過是監控主聊天群,他們的言行會被東廠和錦衣衛整理,而後再呈送周皇後進行兩邊對比篩選,最終用奏章方式呈送禦覽。

    以後的監控肯定是必須的,不過這個大概率也是由廠衛來負責,是直屬皇上的。外廷是沒有權力的,誰讓這個聊天群係統的主人,就是皇帝本人呢!

    不過,對應的,問題也會有。溫體仁想深了之後,就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由得提醒崇禎皇帝道:“陛下,如果天下道路修築完善,又有這遠程的即時通訊,可怕會讓大明百姓都遠離故地,雲遊天下。如此一來,人口流動,會難以管束了!”

    文華殿群裏其他人一聽,都從激動地心情中冷靜了下來。對於首輔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難以處理的難題。這一點,曆朝曆代都一樣。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大明開國的時候,太祖就不希望天下百姓到處流竄。因此,製定了路引的製度:凡百姓遠離所居地百裏之外,都需由當地衙門發給一種類似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叫“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

    雖然到了大明開國兩百多年之後,路引製度其實已經名存實亡,可到底還是存在的。

    之所以要如此,也是可以理解。在那個時候,如果離開了本鄉本土,那這人的稅役就是個問題了。對朝廷來說,最好是人口不要流動,這樣管理最方便。

    到了萬曆之後,逃稅成了常態,官紳帶頭,商人開始活躍,背後都是當官的,因此這路引製度,因為限製了他們,自然就慢慢地不實用了。

    但是,如今乃是大明最高等級的官員會議上,對於這個事情,還是要認真考慮的。

    在溫體仁說完之後,利益相關者,戶部尚書畢自嚴也跟著奏道:“陛下,這實在是兩難也!修路有利經濟,可百姓流動,又不利稅賦等其他一些朝廷國策,如此何以處之?”

    跟崇禎皇帝久了,經濟一詞,他也隨口就道來了。不得不說,崇禎皇帝在潛移默化他的臣子。

    其他臣子聽了之後,都是心中為難,這好像確實是個兩難問題,如果真要他們選的話,或者還寧可選擇讓百姓留在家中了。因為一是賦稅,二是勞役,三是其他人口管理之策,如果百姓流動,這些就都成了老大難的問題,對朝廷管理極其不利。

    可從如今的趨勢看,皇上明顯是鐵了心,要發展國內經濟,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那這個矛盾問題,如何解決?

    這些大明最高級的官員一個個都是飽學之士,也是才智過人的,可他們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無奈之下,他們就都靜默了,看著聊天群,等待皇帝說話,看皇上這邊,會不會有好的解決方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