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六章 和平村(1/2)

作者:長耳朵的兔子字數:5208更新時間:2021-01-24 18:36:57

    武隆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邊緣,在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屬於中國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區。境內崇山峻嶺,崗巒陡險,溝穀縱橫,地形十分複雜。窪地、溶鬥、暗河、溶洞非常普遍,就像無數的陷阱,遍布在群山之中。

    況且我們這次要去的大婁山也不是一座,而是一條山脈,這條山脈實際上是從貴州起源而來的。

    一條山脈有多長?我想沒人說得出來,所以這次的征途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要在群山峻嶺中將金係巫師的墓塚找出來,絕非易事。

    但是有一點,在陸地上找一座墳墓,總比在海裏容易些。

    要想在浩瀚大海裏尋找一座墳墓,那無異於是大海撈針,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海麵下的光景。

    但是在陸地上麵,我們還有眼睛能夠觀看,隻要懂得風水,就能找出墓穴的大概藏身之地,所以古代還有一種技藝叫做“尋龍點脈”,其實這就是一種風水秘術,能夠幫助找到墓穴所在。

    對於風水術,《奇門冊》裏還是有深入研究的,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風水,所以對《奇門冊》裏麵的風水術也掌握了不少,學得七七八八的。

    在出發之前,我們就在網絡上調出了關於大婁山的高清衛星地圖。

    所謂尋龍,就是要尋找龍脈的走向。

    因為古人對於墓穴的選址非常有講究,像巫師這種級別的人,肯定會把自己的墓穴安置在龍脈上麵,所以我們隻要在大婁山脈裏麵,尋找出那條龍脈,就能大大縮小調查範圍。

    最後,經過反複對比論證,我拿起紅筆在電腦屏幕上畫了一條紅線,這裏便是一條龍脈!

    而這條龍脈的名字叫做——彈子山。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相當土氣的名字。

    也許這裏以前叫龍山也說不定,隻是隨著歲月的變遷,很多地名都跟著改變了。

    第一天我們抵達武隆縣,在縣城裏落腳。

    翌日天亮,包了一個麵包車開往彈子山。

    司機很奇怪:“武隆有這麽多可以遊玩的地方,幹嘛要去彈子山呀?又遠又偏僻,幾乎都沒有開發出來呢!要不去什麽白馬山?仙女山?芙蓉洞?”

    我們謝絕了司機的好意,我們說就喜歡原始風光,沒有開發的地方最好,那樣才親近大自然嘛。

    司機搖了搖頭:“真是搞不懂你們這些大城市來的人,我們山裏人拚了命的想往城市裏鑽,你們卻拚了命的想要往大山裏走!”

    彈子山的路途確實很遠,感覺一整天都在峽穀裏麵穿行,有些地方的路況很不好,麵包車差點都被顛散架了。有時候開上幾個鍾頭都看不見往來的車輛,完全是杳無人煙。

    一路上,我們都在欣賞崇山峻嶺間的原始風光,茂密的叢林,湍急的溪流,高聳入雲的山壁,真有種“千山鳥飛絕”的感覺。偶爾我們還能看見高山上矗立著幾座孤零零的房子,驚歎什麽人能夠在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

    距離彈子山還有十多裏路程的時候,麵包車開不進去了,因為路況很糟糕,地麵很泥濘,前麵還有落石攔住了去路,隻能徒步爬進去。

    司機叮囑我們小心頭頂上方的落石,然後接過我們遞過去的五百塊包車費,樂嗬嗬的開著麵包車離開了。我們跟麵包車司機也提前約定好,三日之後在這裏等我們。

    走過十多裏山路以後,夜色已經昏沉,山間小路上萬籟俱寂,有種披星戴月的感覺。

    “哎,前麵有光亮!”溢澤說。

    隻見前麵是一個靜謐的山穀,山穀間零星亮著一些光,就像天上的星星墜落在了山穀中,雖然有些暗淡,但卻給死氣沉沉的山穀增添了一絲生機。

    我們心中一喜,看樣子山穀裏有一座小山村,我們今晚不用睡在野外了,最好能在村民家裏去借宿一夜。山裏人大多都很熱情好客,因為這裏一年到頭都很少看見陌生人,走的時候再拿點老人頭給村民,他們就更加開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