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四章 全球人口新紀錄(1/2)

作者:Liwers字數:4190更新時間:2021-02-17 08:04:39

    這個時候,這個世界上,全球人口記錄達到了2.65億。其中,宋帝國分享了3000萬人,拜占庭帝國提供了1050萬,埃及法蒂瑪王朝和神聖羅馬帝國則各有950萬人和700萬人。

    在經曆了3個世紀的輝煌後,唐帝國門庭凋敝,阿拉伯帝國勉強支撐著空殼。這個時代中,東西亞均處於勢力重組、秩序重建的階段。東亞強國遼帝國也在這時候建立,雖然其人口隻有不到600萬。

    而西方的帝國中卻是扯皮不斷:公元962年,薩克森王朝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皇帝,這被是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起始,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個所謂的“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實際上隻有一個空架子——真正的傳統都被拜占庭帝國抓得緊緊地,在當時一定程度上是繼承了希臘和羅馬古典藝術和文化的,比起前者,是一個有完整組織意義的帝國。

    羅馬人怎麽抗議他們不管,反正對這幫日耳曼人,哦。。準確來說是東日耳曼人來說,能夠倚靠基督教會建立神權帝國,不僅僅能夠結束長達千年的領土之爭,還能夠為日耳曼人正名:他們並不是不通文明、茹毛飲血的野蠻人。

    而當時的加冕儀式是在哈度的注視和保護下進行的,當然哈度對加冕儀式本身是感到無聊的,不過他也不得不親自出麵:基督教會越來越不受三族聯盟和惡魔教會的控製了,經過那麽多年的發展,世俗力量開始詢求獨立於掠奪能力者之外。在教皇聖保祿一世不幸突然離世的情況下,羅馬教省會議緊急詔令西西裏教區牧首走馬上任,而這位新教皇聖思德望三世在他被任命為教皇的第二年,就通過教省會議確定了“羅馬的主教”即教皇必須由羅馬教區的執事和“樞機司鐸”當中選出。此舉直接切斷了羅馬外其他教區牧首競選教皇的可能性,但也減少了世俗對羅馬教區的影響,鞏固了基督教會代表上帝的正統性和穩定性,同時還避免了外地教區牧首成為教皇以後會對原住地進行教會資源傾斜和插手世俗事務的問題。這樣一來,羅馬皇帝那邊對教會減少世俗控製力的行為定然是感到滿意的。

    若是隻從“深明大義”的角度來講,聖思德望三世的做法挑不出任何的刺來:他本來就不是羅馬教區的執事或“樞機司鐸”,而為了保證教會的正統性,他願意犧牲自己的子嗣後代或親屬成為教皇的可能,這個行為是應該得到讚揚和誇耀的——但即使是兩個教會的實際控製者的三族聯盟和哈度本人,都沒有發現這個西西裏人教皇,其真實身份是當代什葉派的第二把交椅,伊斯拉米·本·普義德·本·蘭米特·本·伊罕,出生於西西裏,在阿拉伯地區苦修傳教,秘密加入什葉派並得到十二伊瑪目派領袖阿裏·哈迪的信任。

    既然沒有受到三族聯盟的懷疑,聖思德望三世就開始了他的布局:首先是和曆屆教皇一樣,先替換掉羅馬周邊臨近教區的主教,也就是“樞機司鐸”;然後逐漸撤換羅馬教區執事,把所有教堂都換成教皇的“自己人”。這兩招是以往的教皇為了方便日常事務都會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警惕。結果截止公元771年,除了阿爾巴諾教區和奧斯蒂亞教區外,其他五個“羅馬城郊教區”的主教都被換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