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章:一觸即發(2/4)

作者:一往清川字數:8798更新時間:2021-03-09 08:41:51

    一聲沉重冗長的吱嘎聲在夜空中幽幽響起,有人大叫著不好,“護門小城被打開了,瀾滄城城門被打開了。”

    早就蟄伏於夜色的北燕軍從四處潮水般湧過來,騎兵領陣,分前中後三軍,前軍往兩邊一分,中軍一麵大旗迎風招展,上書“北燕將池”,帶著沉沉的殺氣向著城門撲將過來,一路上沒有受到任何阻攔,鐵蹄轉瞬間便踏入了護門小城。

    商誼是此次戰鬥的指揮,站在高高的城牆上,身後的士兵依次有序燃起火把,把黝黑的天空映成了一張紅撲撲生動的臉。城門之外,設有半圓形的護門小城,與兩側城牆連在一起,護門小城上開一個小門,敵人想要攻城門則需進入護門小城,但護城小門地方狹小很難展開攻勢,而守方可以居高臨下四麵射之,有如甕中捉鱉,牆上交錯開設兩排孔口,供射擊和刺殺之用。而不論是護門小城裏,還是瀾滄城外城,內城的主街道上均布滿拒馬,鹿砦、木蒺藜,和幾排名為“參連織女”的鐵蒺藜。外城的城牆之後,遍處木樁,兩頭尖銳,牢牢深入地底之下,圍成一片讓人望而生畏的防護欄。防護欄後是有經過改裝既是擋板又能防箭的戰車,一一連綿相連宛如城牆,隻是每隔百步設有門,方便出入退守。戰車後是射程最遠的踏弩和腰弩隊,他們後麵是臂弩隊,每3排弩手後麵有一排大盾手,一排長戟手做掩護,各排各列之間均有走道以備出擊和後退,一直綿延到各街各巷。而城牆的二側,都立有兩丈多高的飛樓,飛樓上有旗手,號手和瞭望手。

    商誼觀察著戰場,首批衝進護門小城的北燕軍騎兵中招,護門小城裏從滄山是弄過來的荊棘堆積如山,一時馬匹嘶鳴,騎兵滾落,隊形大亂,商誼手一揮,城牆上的弓箭手一時間百箭齊發,向著源源不斷湧進來的北燕軍射擊。

    北燕軍後麵的步兵以鋒矢隊形逼進,幾人推動的大盾並列在前,以作掩護後麵的步弓手仰射,大盾間隙的強弩隊也得以勉強行進,進入200步的強弩射程之後兩邊開始對射,那箭簇和弓弦回彈與空氣相互摩擦,發出尖銳的呼嘯聲,一個個士兵的生命倒下鮮血橫流卻又令人血脈賁張!

    敵人的十多輛蒙著牛皮的衝車正進入護門小城,把防護樁衝開,後麵的敵人冒著連綿不絕的漫天箭雨,拖著鐵耙犁把荊棘和鐵蒺藜攏成一堆,為後方的人馬開道,他們也知道蘇家軍曆來作戰英勇自己要麵對的是虎狼之師,但似也無懼意,按部就班拔除拒馬,一時之間深深打入地底的拒馬旁邊倒下了不少北燕軍。

    無耐整個護門小城,瀾滄內外城中各街各道都布滿了拒馬,鹿砦、木蒺藜,削尖的木樁,鐵釘子,還有從滄山上砍過來的長短不一的荊棘,根本無法徹底清除,人馬均是難以前行,以致後麵進來的軍隊隻能踏著前人和馬匹的屍體,才得以前進分寸,又腹背受敵,箭矢如雨,死傷無數,但仍有一小部分人拖著滿身刺傷入了瀾滄城,戰車後的南陵踏弩、腰弩隊一時間弩矢齊飛,北燕軍顧得了腳下荊棘,顧不了前方箭弩,根本保持不了隊形出不了分毫力氣,弓箭手勉強對抗,到最後也手忙腳亂丟盔棄甲者無數,領軍的小將徐方身下的戰馬仰天長嘶不停,定是中了拒馬的套子,又看著身邊堆積起來的屍體無法前行,原本以為混於南陵的奸作趁夜開了城門,就該是北燕軍長驅直入的時刻,料不想南陵留著這招請君入甕,弄了個傷亡慘重得不償失的地步,不由長槍一揮咬牙下令撤退,商誼一見哪那麽容易讓這幫王八糕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啊,他叉腰來回走動,每到戰爭時便會下意識的翻著白眼兒,親自領了一隊士兵從後切入關閉城門,讓那幫龜鱉孫子留在這兒吃西北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