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軍心動蕩(2/3)

作者:公子許字數:7622更新時間:2023-01-30 09:41:04

    狠話肯定是要說的,不如此不足以震懾帳下諸人,實際上鄭仁泰依附水師之事,的確引起巨大的波瀾,使得許多人心生異誌,不再是那麽堅挺的支持自己。

    譬如眼下安安靜靜坐在一旁的蕭瑀……

    當然,這個時候話說的再狠也無甚大用,正是用人之際,即便有人兩麵三刀、朝秦暮楚,他也隻能忍耐,絕對不能予以嚴懲,否則愈發使得人心動蕩、士氣低迷。

    決戰在即,必須避免一切不利之因素全力以赴……

    一筆一筆帳都記在心底即可,他日成就大業,再一筆一筆清算,這點隱忍之心他還是有的。

    帳下諸人齊齊起身:“喏!”

    “傳令下去,寅時生火造飯,卯時三刻,全軍拔營,讓軍中司馬嚴密監察,凡有造謠生事者,嚴懲不貸!”

    “喏!”

    軍令很快傳達下去,整座軍營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有些話不敢公開說,但同一伍之兵卒躲在營帳內難免竊竊私語,即便有些人愚笨不堪不知潼關失陷意味著什麽,但經由旁人敘說,也都漸漸明白過來。

    軍心慌亂是肯定的。

    十萬山東私軍皆是臨時招募,說是招募,實則與“抓壯丁”沒甚區別,幾乎將山東各地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壯勞力一網打盡,這些人雖然平素也曾作為府兵去折衝府輪值,卻沒見過什麽世麵,“當兵打仗”完全是無奈為之。

    這些人大多數都抱著“既然躲不了,那就混一混”的心態,想要讓他們決死衝鋒幾乎不可能,充其量隻能打一打順風仗。

    世世代代遭受山東世家奴役、管轄,誰知道皇帝是哪個?

    自從歲末之時竇建德起兵席卷河北、山東,兵荒馬亂人命如草芥,所謂的“家國天下”根本不曾在這些平民、奴隸的腦海中有什麽印象,大家隻苛求著一家老小辛勤勞作得以果腹……

    此刻終於明白了潼關失陷的意義,也明白了他們此番支援潼關,又跟隨晉王殿下奔赴長安,實則是一條有進無退、向死而生的血路,這誰還能無動於衷?

    隻不過軍中司馬斬首了幾十個在營帳內“造謠生事”的兵卒甚至校尉之後,這股慌亂被死死的壓製下來。

    然而恐慌就好像彈簧一樣,壓得越狠,受力越大,一旦反彈,力大無窮……

    *****

    灞水奔流向北,遠處的驪山已經染上青黃間雜之色,無論是灞水東岸的銅人原,還是西岸的霸陵原、白鹿原,田間莊家一片金黃,正由京兆府及各地縣衙官員組織農夫收割糧食。

    這幾日天晴正是收莊稼的好時候,否則一場大雨極有可能毀掉一年的辛勤勞作……

    好在眼下雖然正在打仗,但畢竟是內戰,無論叛軍還是朝廷軍隊都極其克製,麵對加緊收莊稼的農夫並未予以襲擾,幾乎視如不見。

    畢竟無論最終誰在這場皇位爭奪當中大獲全勝,糧食都是穩定朝野的第一重要物資……

    李靖與李勣分別穿著一身常服,騎在馬上由幾十個親兵簇擁著由北至南巡視灞水防線。

    灞水兩岸一片金黃,涼風微動,秋高氣爽。

    策馬徐行,李靖手裏的馬鞭指著不遠處一座沿河而立的軍營,哼了一聲,道:“自晉王盡起大軍由潼關而來,做出一幅玉石俱焚之架勢,如今已經過了昭應,這沿河十餘萬軍隊居然無一人主動請纓渡河阻擊,都在等著晉王大軍開赴長安城下與陛下血戰一番,其心可誅啊。”

    李勣雙手握著馬韁,顯然心情不錯,聞言笑道:“衛公何必苛責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更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去維護,這幫家夥沒有聽聞晉王全力以赴的消息便馬上起兵響應,已經算是不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