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2/2)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5804更新時間:2019-03-18 20:36:19

    鄭智又招來朱武道:“稍後,老弱者,留營看守做後勤,青壯能戰者放回原來駐地,數額不足,把西軍士卒補一千去各方駐地,帶領士卒訓練。”

    說完鄭智直接往大帳而回,拿起滄州地圖,九個堡寨,泥沽寨、雙港寨、三女寨、小南河寨、獨流東寨、獨流北寨,當城寨、釣台寨、乾符寨。

    被鄭智一一用筆圈了出來,還有鹽山、清河、南皮三縣。

    再拿出一張白紙,上麵慢慢有了十二個名字,所有軍所都頭管事,全部換了個遍,皆由西軍漢子領任。

    再拿一張白紙,字跡慢慢躍然紙上,隻有一個事情,把鹽山知縣調走,另請調李綱李伯紀來鹽山任新知縣。此信自然送給童貫,一應事情自有童貫幫忙操持。

    另附三十萬貫銀錢同去東京,這便是去還李師師的典身錢。

    鄭智左右安排妥當,與幾人打馬往城中經略府而去。

    等到鄭智回到府中剛剛坐定,滄州知府吳懂便上門來見。

    請到偏廳,兩人寒暄落座。

    “相公,你緣何把幾千軍籍漢子全部除名了?如此不妥啊!”吳知府滿臉憂愁道。

    鄭智以為這知府是要說殺人的事情,原來這知府是說這事,開口問道:“如何不妥?我隻見空額,不見士卒,自然除名。”

    “相公,在冊空額雖多,實數也是不少,如今相公直接把這些人除名了,沒了這份餉銀,讓這些人如何營生,沒了營生,作奸犯科者自然眾多,滄州要亂啊。”吳懂原來是擔心這個事情,大宋朝征廂軍,也就是要把這些沒有辦法營生的青壯都養起來,鄭智倒好,直接全部除名了,豈不是要亂了套。

    “吳知府放心,無妨,某在滄州,無人敢亂,至於這些人的營生,某隻有安排。吳知府放心就是。”鄭智回道,也是安這知府的心,鄭智自然有安排的辦法,酒坊已經在建,需要工人無數,可安置不少人。

    還有鄭智準備借鑒朝廷處置西軍的辦法,往北屯墾,自然也要再安置一批。有絕對的實力,自然不怕有人作亂。

    “相公有對策自然是好,若是真有亂事,朝廷怪罪,實在擔待不起。”吳懂聽得鄭智作保,也不多說,心中自然也有打算。

    “吳知府,還有一事要與你說一下,便是這滄北草地,經略府要征作軍用,一應事務,還請吳知府配合妥善。”鄭智要百萬草地,自然是要安置黨項人與自己的幾千匹健馬。

    滄州沿海,自古就有大片草原濕地,直到後世現代,依舊還保留有南大港濕地,也是候鳥遷徙之路。此時滄州,沿海草地濕地眾多,不止百萬畝。這些地方,對於如今的鄭智來說自然有了大用。

    “此事倒是不難,知府衙門裏自當配合妥當,除名的軍籍,還望相公多多費心。”吳懂回應道。如今這新來的鄭相公,手段實在有些驚人,下手也是狠辣,行事也不顧後果,吳懂心中實在有些驚訝。

    此番來經略府問對策,也是吳懂的自保之道,出不出事吳懂並不是很關心,卻是更關心這出事之後該誰負責,鄭智既然大包大攬,吳懂也樂得自在。如今河北山東,盜賊四起,隻要這事情的責任到不了吳懂身上,吳懂自然也就無所謂了。

    與其說吳懂憂國憂民,不如說吳懂在乎的是自己的官位,能不能順利在這滄州待上幾年,再順利往東京去。隻要鄭智擔起了此事的責任,對於吳懂來說,事情就完結了。這一趟火急火燎而來,也沒有白跑,目的已然達到。

    如果您覺得《大宋好屠夫》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44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