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1章 相持不下(1/2)

作者:鱘魚字數:5410更新時間:2021-03-21 17:57:08

    沐英憂心忡忡,但是現在不論怎麽做都遲了,保安軍還未趕到,沐英兩萬大軍已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到了極點,一路之上,逃兵成風,甚至就連派出去探路的斥候也一去不返,迫不得已之下,沐英不得不派自己的親兵隊執守外圍哨卡,嚴防士兵逃亡,否則這一仗不用打,直接投降得了。

    但凡聰明一點的人都明白,這一戰,雖然還沒有開打,但沐英卻已經輸掉了。

    大元天佑八年七月十六,江西連降大雨,山洪泥石流不斷,道路損毀嚴重,大地一片泥濘,沐英行軍日不過三十裏,而就在此刻,江西等地原方國珍投降的人馬接到王侯緊急命令,配合出兵封鎖道路,於臨江以南一百裏出擊,卡斷了沐英的撤退道路。

    天降大雨,沐英攜帶的各種火炮全部不能使用,無可奈何之下,被迫下令全軍突擊,兩日之內,連續發動十餘次衝鋒,然而當麵之敵以逸待勞,兼之工事兼顧,在保安軍的督促下拚死反擊,使沐英不得寸進。

    七月十八日下午,大雨滂沱,保安軍王侯所部一萬大軍終於趕到戰場,立足未穩,即率先向沐英發起攻擊。

    雨幕之下,兩軍發生慘烈地白刃戰,沐英親率親衛部隊,保安軍大隊挺起刺刀,列成縱隊,層層推進,近兩個時辰,直到傍晚時分,沐英中軍精銳部隊三千人傷亡過半士氣崩潰,終於擊破沐英後軍大營,營壘失陷後全軍大亂,萬餘大軍失去指揮四麵逃竄,見事不可為,沐英在百餘名親兵的護衛下,換上小兵軍服翻山逃亡,卻不料道路陡峭崎嶇,馬匹為雷電所驚,不慎失足落馬,被馬蹄踐踏胸腹,重傷,逃脫戰場兩日後,在臨江府西南吐血而死。

    沐英兩萬大軍全軍覆沒,主將戰死,王侯乘勝攻入建昌,連下吉州、贛州,然而此刻方國珍已死,江西混亂,那些還在觀望的地方勢力急忙派遣使者奔赴臨江,率部眾投降。

    至此,除江淮、福建以及江北等部分地區之外,保安軍肅清了元順帝登基以來的全部混亂地區。

    對於勝利的態度,北方和南方的各地表現出了迥然不同的態度,當勝利的消息從江西一路傳過去的時候,這個訊息引發的社會震動越朝反應越大,相對來說,長江中下遊地區廣大人民反應非常平靜,總之沒有什麽人認為此事應該值得慶賀,畢竟朱元璋還是朱元璋,實力強悍,究竟誰能笑到最後,老百姓並不清楚。

    不過過了黃河之後,老百姓的反應就熱烈多了,當消息傳到之時,沿著官道驛站,各地村落歡呼雀躍,信使每次一到地方,都有人衝上來圍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打聽前線的各種消息。

    這裏麵的原因倒是很簡單,北方人民之所以這麽激動,主要是因為此次出征的軍人幾乎全數來自北方,約莫有十多萬人馬,按照這個數字推下來,北方幾個省幾乎村村都有人出征,要知道戰陣之上那都是生死在天,誰也不想自己的親人朋友就此埋骨他鄉,因此關注的力度當然要大上許多。

    當然,除了這一最直接的原因之外,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保安軍的軍隊工作做得有大有成效,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土地分配,傷亡士兵的撫恤等等,無人詬病。

    自從周彬主政,幾年下來,北方一片安定,民生良好,幾乎年年豐收,廣大農村的丁口戶冊統計和口糧保障工作大體完成,難民已經杜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保安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社會的一致肯定,並且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勝利對北方人馬的鼓舞,非同小可。

    而長江中下遊地區那就肯定沒有北方人民這麽順貼了,當然這裏並非是說南方人民有異心,這裏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戰爭沒有結束,這種情況之下,雖然說大家夥兒不會認為朱元璋的吳軍是合法政府,但也決計不會突然間對這個來自北方的朝廷立即產生強烈的歸屬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