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138 都挺不要臉的(4/4)

作者:鯰魚頭字數:9098更新時間:2021-12-07 07:09:15

    印度洋同樣是英國不可能放棄的,前麵溫斯頓提出,和南部非洲共享印度洋利益,而不是戴高樂對於法屬印度支那的權力移交。

    南部非洲在地中海,甚至在大西洋都有著巨大利益。

    更何況還有尚未參戰的美國在虎視眈眈。

    所以戴高樂的提議,根本沒有實施的可能。

    給予盟軍的實際情況,羅克提出應根據各國在世界大戰中做出的貢獻,來確定戰後各國的利益分配。

    這裏的“各國”,隻包括現在的盟國,不包括尚未加入的國家。

    溫斯頓同意羅克的提議。

    羅斯福不同意。

    美國還沒有正式參戰呢。

    “還沒有正式參戰的國家,沒有發言權!”

    態度如此強硬,如此旗幟鮮明,如此一針見血——

    不是羅克,也不是溫斯頓,更不是戴高樂,而是澳大利亞總理羅伯特·戈登·孟席斯。

    澳大利亞一直是南部非洲的傳統盟友。

    澳大利亞國內現在接近一半的人口是華人。

    孟席斯出生於1894年,一戰爆發的時候,孟席斯符合參軍要求,卻因為要完成學業沒有參軍,這成為孟席斯日後最大的汙點。

    1918年孟席斯取得了大律師資格,1920年開始在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執業。

    同年9月27日,孟席斯與帕蒂·萊基結婚,萊基的父親是聯邦國會議員。

    1939年4月26日,孟席斯當選為聯合黨黨魁,遂正式出任澳大利亞總理,英國向德國宣戰後,孟席斯成為戰時總理,他沒有參加過一戰的曆史,成為澳大利亞國內反對孟席斯最主要的理由。

    孟席斯之所以表現的如此活躍,是因為他在參加薩爾會議期間,澳大利亞國內有人正在試圖逼迫孟席斯辭職,孟席斯需要羅克的支持,以幫助他穩定在國內的局麵。

    “美國雖然沒有參戰,但是誰都不能否認美國對於盟國的作用。”羅斯福話裏帶著威脅。

    這意思很明顯,盟國要是不能保證美國的利益,那麽美國或許會考慮加入軸心國。

    在俄羅斯參與的四國會議中,不管是德國還是意大利,又或者是日本,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涉及到美洲和非洲南部。

    很明顯,美洲和非洲南部,是給美國和南部非洲預留的。

    “總統先生,要保證美國的利益,那麽美國首先要有所表示,比如斷絕和日本的貿易——”羅克有條件,美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是羅克心中最大的一根刺。

    “日本參戰之後,美國政府已經斷絕了和日本政府之間的貿易。”羅斯福大言不慚。

    “所以,現在美國和日本之間所有的貿易行為,都是美國企業的商業行為,美國政府無權幹涉是吧。”羅克用話堵死羅斯福。

    “是的,就是這樣——”羅斯福一臉坦誠,南部非洲不也通過美國在和德國人做生意嘛,大家誰都別說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