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458 發跡點(4/4)

作者:鯰魚頭字數:8226更新時間:2022-12-03 02:44:07

    有些人注定天生偉大。

    “你現在的思維進入了一個誤區——”巴基卡斯才是真正的思想工作者,彼得洛維奇嚴格來說是行動派。

    “什麽?”彼得洛維奇還不自知。

    “你在南部非洲已經很長時間,難道你就沒發現,南部非洲實行的是和俄羅斯既然不同的方式,然而殊途同歸,我隻問你一個問題,南部非洲的工人,和俄羅斯的工人,到底誰生活的更好?”巴基卡斯問題犀利。

    彼得洛維奇陷入沉默。

    誰生活的更好——

    這是個問題,又不是個問題。

    單純從生活水平上來說,毫無疑問,南部非洲工人家庭生活水平遠超俄羅斯。

    1944年的當下,南部非洲工人平均月薪,如果不計入外籍工人的話,沒人每年收入大約1000蘭特。

    別嫌少,大概五年前,南部非洲工人的收入水平,還在大約每年400蘭特左右。

    也就是說這幾年,南部非洲工人的收入,每年在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增長。

    同樣是1944年,俄羅斯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大概200盧布左右,折合蘭特——

    沒辦法折合,因為盧布沒有加入國際貨幣體係,根本無法在國際上流通,所以盧布和蘭特之間不存在兌換比例。

    以物價來衡量也不合適,俄羅斯的物價,自從世界大戰爆發後飛速上漲,1942年1月土豆的價格是1.60盧布每公斤,一年後價格上漲到12盧布每公斤,到1943年1月,土豆的價格已經飆升為為40盧布每公斤。

    南部非洲的物價一直很穩定,十年前土豆價格四分一公斤,現在九分兩公斤。

    略有上漲,但是和俄羅斯那種上漲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而且俄羅斯的工農業剪刀差很嚴重。

    南部非洲最穩定的群體,卻恰恰是規模龐大農場主。

    所以這兩者真的不好比。

    不過彼得洛維奇作為一個在開普敦生活了十年左右的俄羅斯人,很清楚的一點是,南部非洲農場主,生活水準遠在俄羅斯農民之上。

    真要衡量的話,南部非洲一個五百英畝左右的農場,收入大概相當於俄羅斯的一位部長。

    所以這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這就是我要說的,我們的目標是世界大同,可是在南部非洲,他們已經實現了世界大同,這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社會結構,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幼有所育,老有所養——”巴基卡斯真不是拍馬屁,他是真的發自內心認同南部非洲的發展模式。

    “我明天要和庫爾奇一起去德蘭士瓦,這將是我最後的努力——”彼得洛維奇還沒有放棄。

    德蘭士瓦有著南部非洲規模最龐大的蘭德礦區,現在工人的數量仍然超過20萬,所以庫爾奇的第一站就放在蘭德礦區。

    庫爾奇大概不清楚,羅克的發跡點,也是蘭德礦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