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章(2/2)

作者:王雨字數:5262更新時間:2021-03-23 16:47:48

    常維翰猶豫:“自古道,蜀道難於上青天。”

    傅盛才說:“麽子啊,人還會被路給難倒了。”

    她決斷:“走,我們上四川!”

    她和母親變賣了首飾、嫁妝,加上家裏的餘錢和傅盛才的資助,湊得二百六十三兩銀子做盤費。

    他們一家人深情地告別了故土,與眾多進川的移民結伴,踏上了遠徙四川的征程。

    一路上,進川的移民越來越多,有因“填川詔”誘惑去四川的;有因天災或是瘟疫逃難去四川的;有因家仇或是避禍去四川的;有因尋祖投親去四川的;也有當年外逃來閩返回四川的。這些成千上萬攜家帶口的移民,背包挑擔趕牲口拉車潮湧西行。

    過江西省那道關隘時,她和家人擠在人群裏,出氣都困難。她擔心母親和一歲的兒子常光儒,拚死緊護。媽的,擠死人了!常維翰推搡身邊人群怒喊。人們都想早些擁過關隘,誰也不會搭理誰。他們一家人好不容易才擠過了這道關隘。寧徙後來得知,僅閩西進川的移民就有二十多萬人。

    早產的孩子在她肚腹裏折騰,折騰出兩行淚水。

    他們一家人數千裏跋涉,吃幹糧、舔鹽蛋、住岩洞、越崇山峻嶺、走蠶叢鳥道,萬般艱辛,她沒掉過一滴眼淚。路過湖南常德府境山道時,她落淚了。體弱的母親柳春暈倒去世。這突然的打擊令她肝膽俱裂,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她和夫君隻好就地擇處掩埋了母親,斷腸離別。這會兒,她又酸心斷腸落淚,她和夫君在武陵山道上被老虎驅散。常維翰為保她母子與虎搏鬥,引虎進了老林,不知生死。

    疼痛稍有緩解,她看了看身邊熟睡的兒子,摸了摸懷揣的銀子、銀票、“行程圖”和“族譜”,心裏稍稍穩實。

    夫君引虎進老林後,她抱了常光儒拎了行囊跟著驚惶的移民隊伍奔逃。

    下山後,隨結伴而行的人們擁上一艘裝有貨物的扁舟,移民擠得滿滿。袒胸露背的船老大頸子上掛著十多串銅錢,惡臉挨個兒收錢,踩著了擠坐在她身邊的常光儒,兒子厲聲哭喊。她朝船老大瞪眼嗬罵:“踩著孩子了,你狗日的沒長眼啦!”

    付了銅錢。木船順了險惡的烏江下行。

    傅盛才說,烏江乃天險,隻通木船,告誡他們要乘坐頭高尾歪肚大的“歪屁股船”,那船行駛緩慢卻安全,那些販運鹽巴、煤炭、雜貨的“鹽船幫”、“烏金幫”、“雜貨幫”多用此船載貨。叮囑他們別乘坐船身細長的“蛇船”,那船行駛輕快卻風險甚大。打問得知,此船正是“蛇船”。 心裏發怵。烏江流水並不歡迎這群不速之客,惡浪撕咬船板撕咬船上人。“沿流如著翅,不敢問歸橈。”想到唐代這詩,她真切體會了詩人過烏江的驚險,母親節衣縮食供她念過私塾。兒子渴了,她就從行囊裏取出從家鄉帶來的青花瓷碗舀河水給兒子喝。

    晚暮時分,風大起來,浪漩滿江,扁舟似落葉翻騰。

    船老大趕緊撐船靠岸,沙啞嗓子喊:“風浪太大,今晚黑不走了,上岸,全都上岸!”

    她隻好跟隨眾人下船,沿蜿蜒的荊棘山道登攀。高坡上空無一人,隻有這座孤獨的破廟。風更猛,暴雨傾盆,人們爭相朝破廟裏跑。摟抱兒子的她被人群推擁到這泥塑菩薩塑像跟前,看見菩薩身後有道窄縫,趕緊鑽進去坐下,擔心放有祖骸、畫像、種子和米糠的擔子還扔在武陵山道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