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章(1/2)

作者:王雨字數:4416更新時間:2021-03-23 16:47:49

    榮昌縣萬靈寨小榮村這片丘陵山地如同一把巨大的椅子,寧徙的新家就建在其“椅座”處。是座有氣勢卻簡陋的房子。

    說它有氣勢,是此屋的地基夯呈半環形,有拓展的空間。簡陋呢,不過就是棟土木瓦屋。寧徙稱之為“篾瓦土樓”。是就地取材,用當地的黏沙土混合夯築成牆基,用竹板、木條作牆盤,施工容易,造價便宜。她還在後山修了座有客家風格的小土地廟,供奉了“蹺腳土地菩薩”的泥塑像,在四周栽了樹子。

    她老家望月嶺那土地菩薩就是一隻腳橫蹺在身前的,家鄉人崇敬地稱為“蹺腳土地菩薩”。她是憑記憶請匠人塑了這泥菩薩的,還刻了“土地老爺神位”的石碑,在石碑上照刻了家鄉土地廟石碑上刻的“金其裏,銀其裏,金銀在這裏,誰能識得破,要得千擔米”的隱句。

    她人雖離開了閩西故土,對土地的祈望卻更加強烈,春祈秋報,祈盼土地爺保佑在川種糧豐收,置業發家。

    這裏的秋天悶熱難耐。安頓幼女常光蓮和幼子常光聖入睡後,一身淌汗的寧徙端了簸箕坐在門口篩幹包穀,就看見高挽褲腿敞胸露懷的老憨扛鋤頭走進院子裏來。老憨長她半歲,膚色黝黑。

    寧徙是攜子女路過重慶府時遇見老憨的,當時,乞討度日的老憨衣不遮體,躺在街邊的屋簷下,因患瘧疾病而奄奄一息。

    寧徙心生憐憫,給了他幾塊銅錢。他說:“叨謝啊。”寧徙聽出他是福建口音,一問,他也是從閩西來川的。

    老鄉遇老鄉,兩眼淚汪汪。寧徙自幼跟鄰居老郎中學過醫術,就為老憨診病、買藥、熬藥、喂藥,守護他幾天幾宿,老憨得以死裏逃生。病愈的老憨朝她跪拜磕首,指天發誓當牛做馬侍候她一生。寧徙同情他無依無靠,自己也確實需要個幫手,就收留了他。

    有了老憨的一路相隨,她母子平安抵達重慶府所轄榮昌縣。

    如同前麵所過府縣一樣,老遠就可以看見城頭高懸的招民旗,內容大同小異。這榮昌縣的城門上掛的是:“插起招民旗,自有墾荒人”、“奉旨招民填川治川” 、“榮昌縣乃進川必經之地,懇請移民留下置業”、“榮昌水肥土沃,任由諸君開墾”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旗幡。

    寧徙看著高興,這是父親曾任知縣的地方。進到城裏的街上時,看見了擔挑叫賣的麵攤,她和老憨都餓了,就去買了兩碗擔擔麵吃。

    好吃,就是太麻太辣。

    寧徙吃著麵條,向老攤主打問起父親寧德功來。老攤主說:“寧德功啊,原先是這裏的縣太爺,說話聲音大,他這人要得。那陣,這裏的人少得可憐,他都要下地做活路,人些都做活路去了,細娃兒就沒得人照管,他就讓人些把細娃兒送到官府去代管,收工後再去領回,我那娃兒就送去官府代管過。咳,唉唉,不知啷個的,他後來竟然棄官不歸了,至今都還是被官府通緝的死罪要犯。”

    寧徙聽著,高興的心布下陰霾,更覺父親是個了不起的人,倍思父親,渴盼找到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