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章(2/3)

作者:王雨字數:7600更新時間:2021-03-23 16:48:05

    寧徙道:“但願。”

    雍正皇帝頒詔,改革賦稅,謂之“攤丁入畝”,把丁銀攤入田賦一並征收。各州縣都發了告示,嚴令執行。曆代以來,都是地、戶、丁分別征稅。當今皇上說,這種手續繁雜、賦役苛重的辦法得改,就改了。此法對那些沒地、少地的人有利,她家的長工就高興,他們本來就沒有地,原先也要上繳丁銀,現在就不用上繳了。可是對寧徙卻很不利。前朝康熙皇帝頒發的“填川詔”鼓勵移民墾荒,將其地畝給為永業,沒有說要按地畝加賦。她來川後,插占了上千畝土地,時常沿地界巡查,高興時還打馬沿地界馳騁,而“攤丁入畝”後,要交的稅賦就太重了。她那取名為“小榮絲綢夏布坊”所產的絲綢、夏布賺的錢,繳了地畝稅賦後就所剩無幾了,長此下去會入不敷出的。她去了“蹺腳土地菩薩”小廟燒高香,又去了萬靈寨對麵山上的萬靈寺燒高香,求取神靈保佑。喬村長見她著急,說:“寧徙,你幹脆賣些地出去。”她想也對,就托喬村長找買主,可是沒有人買。喬村長又說:“你如舍得的話,就送些地出去。”她答應送,可送也沒有人要。喬村長一籌莫展,她心急如焚,火了:“喬村長,你評評理,他雍正皇帝的父皇康熙帝頒發的詔書咋就不算數了?現在我是捏了個炭圓哩!”喬村長同情:“那是。唉,這老皇帝有老皇帝的做法,新皇帝有新皇帝的做法,這這這……”她怒了:“送不出去算了,老娘一把火把這山地燒個幹淨!”喬村長發急:“不可,萬萬不可!”團團轉,想到什麽,“啊,對了,外鄉有人唱‘包天戲’,引來好多人看戲,就把地送出去了。”她聽後,竭力平息怒氣,讓老憨去重慶府請來川戲班子,花大錢辦了這“包天戲”,指望有人要地。

    戲台上演著一出又一出戲,老憨和桃子在人叢裏尋找要地的人,直到黃昏也沒有找到願意要地的人。

    有人點了《西廂記》,這出移植自越劇的川戲詞曲都優美。張生與鶯鶯一見鍾情。張生唱:“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寵兒罕曾見。隻教人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盡人調戲殫香肩,隻將花笑拈……”

    聽說是“包天戲”的最後一天了,趙秀祺耐不住十九歲的寶貝侄孫兒趙庚弟的攛掇,終還是放下手中的銀質水煙槍,領了全家人來看戲。她讓一家人都坐在人群後麵,她不想見到寧徙。趙書林、石淑英、趙庚弟、趙鶯、吳德貴和幾個丫環都來了。趙秀祺津津樂道看《西廂記》,還輕聲跟著哼唱,驀然心悸,說:“庚弟、趙鶯,你們不能看這戲。吳德貴,快些領他們回去。”趙庚弟不從:“姑婆,我不回去,好看,我就要看!”她就不說話。雖然趙庚弟是買來的,可他越發地精靈起來,他是趙家唯一的男孩,她最疼愛他。她尋看身邊的家人,皺眉問:“趙燕咋沒有來?”石淑英說:“吃完午飯就不見人了,我讓丫環找去了。”她道:“還去哪裏找,肯定就在這人堆裏。書林、淑英,你倆都去找,就這女子野。”趙書林、石淑英應聲而去,趙庚弟和趙鶯也跟了去。

    戲台上,張生與鶯鶯隔牆對詩。張生吟道:“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鶯鶯酬和:“料得行吟者,應憐長歎人。”

    寧徙身邊的常光聖、趙燕、常光蓮看得專注。

    戲台上,張生破門而入,驚飛鶯鶯。

    滿場驚歎。

    趙燕的耳朵被母親揪住,痛得她喊叫,跟了母親到場外。脾氣溫和的石淑英死揪住女兒的耳朵:“個死女子,膽敢私自跑來看戲!”常光聖過來撫開她的手:“趙媽,你再揪她那耳朵會掉的!”趙書林看見了坐在前排的寧徙,她正在看他,就拉了石淑英和趙燕走。趙庚弟沒有走,目視前排的常光蓮。趙鶯去拉他:“哥,快走,姑婆要生氣。”趙庚弟這才離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