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章(1/2)

作者:王雨字數:4364更新時間:2021-03-23 16:48:12

    卯時,微曦初透,沉寂一夜的紫禁城開始複蘇。綴有門釘、鋪首的一道道宮殿的大門徐緩打開,逐漸增多的官員、太監、武士和宮人們在宮殿內外、穿廊過廳悄無聲息地穿梭,彰顯著皇家的規矩和威嚴。這無處不在的肅穆、靜謐使人連大氣也不敢出,參加殿試的貢生們在禮儀官的帶領下,靜悄悄來到太和殿後麵的丹墀下排隊等候,各領得宮餅一包。

    趙庚弟也在這隊列裏,他沒想到自己能夠來京城參加大清國最高的皇家殿試。

    兩年前的那個喜事變愁事的夜晚,寧徙摟抱了他痛哭,他想喊媽媽卻沒喊。他姑婆終於同意了寧徙的請求,答應讓他倆單獨說說話。倒映在瀨溪河裏的欲圓的月亮被水花切成碎片,寧徙帶他走到大榮橋上,目視青花瓷碗落水處,給他講傳奇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他。他才知道自己一歲時就被飛人奪走,才知道生父常維翰去過飛人和白發女住的山洞找他,才知道生母寧徙一直在苦苦尋他,才知道來自閩西老家的移民父母遭受的百般磨難。他禁不住淚水盈眶,跪到寧徙跟前:“媽媽,我的親媽……”母親扶起他來,淚雨滂沱。最終,他還是沒有離開趙家,他難舍疼他愛他的養父趙書林和姑婆趙秀祺。他說,從今往後,他就是常趙兩家的兒子,在趙家他是趙庚弟,在常家他是常光儒。兩家的大人也都隻好認了,他就常趙兩家都時常往來,且一反不願進入官場的想法,決心考取功名做官,發誓要找宣貴昌算賬,為父母報仇雪恨。他自幼生活在深山老林,跟隨飛人和白發女吃盡人間苦,他是不怕苦的。想起飛人和白發女養父母曾對他說過的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就潛心苦讀。工夫不負有心人,他參加會試一舉中榜,現在又來參加殿試了。殿試是在會試發榜後一個月舉行的,是科舉考試的最後衝刺。昨天,鴻臚寺的官員設置了黃案,光祿寺的官員安放了試桌,排定了考生的座位。

    此時,太和殿內一派肅穆,文武百官已侍立兩廂。

    管弦絲竹聲起。

    年近耳順之年的雍正皇帝在樂聲中款步登殿,舉目巡看群臣,端坐到龍椅上。他朝大學士頷首,大學士就捧了考卷授予禮部官員,禮部官員接過考卷,畢恭畢敬捧出殿外,放到預設的黃案上。禮儀官帶領貢生們魚貫進殿,第一次看見皇帝威儀的趙庚弟欣喜、激動。貢生們麵向皇帝站定,文武百官全都出列,齊聲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聲地動山搖,響徹大殿內外。

    參拜儀式結束,禮部官帶領考生們去了保和殿,按照排定的座位就坐。考官發放考卷,考生們一一跪接。

    趙庚弟跪接考卷後,回到自己的座位做題。他細看這用宣紙裱糊的有紅線直格的考卷,知道每行規定隻能寫二十四個字,每個字都必須工整地書寫,淩晨進場,日落交卷。題目就兩個字:《詒謀》。初看發懵,腦子一片空白,緊張得不知如何下筆。細想心潮翻湧,成竹在胸。來京之前,養父趙書林與他一起分析過當今皇上的治國策略,生母寧徙給他講過置業發家之道。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這內閣預擬皇上欽定的考題,自然要回答其治國理家的謀略。就想到自己熟知的親曆的朝廷移民填川治川的大事,豁然開朗,文思泉湧,揮毫潑墨。洋洋灑灑萬言,筆筆工整字字珠璣通篇錦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