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章(1/2)

作者:王雨字數:4882更新時間:2021-03-23 16:48:23

    老憨匆匆進屋:“趙公子,你姑媽坐轎子尋來了,一下轎子就氣勢洶洶喊你,是你家管家吳德貴領她來的。”

    趙書林慌了神:“她,她咋曉得我在這裏?我,我給她說進城辦貨去了呀。”

    寧徙道:“你在這裏又咋個了,你應該在這裏。我們常家的煤船被你們趙家的親戚搶了,你是來登門賠罪的。”

    趙書林鎮定下來:“對,我就這樣跟姑媽說。”

    “跟我說啥?”趙秀祺進門來,身板還是那麽硬朗,氣咻咻坐下。

    寧徙接過桃子端來的熱茶放到趙秀祺身邊茶幾上:“您老還是第一次來我家呢,貴客登門呢。”

    趙秀祺不看寧徙,盯趙書林:“你不是說進城辦貨去了嗎,咋跑到這裏來了?”

    趙書林心裏有了底:“姑媽,我是來登門賠罪的。”激憤地說了孫亮帶領土匪搶劫煤船、殺人傷人之事。

    趙秀祺聞言,氣恨又愧疚:“這個該死的孫亮,殺人越貨。這這這,咳,我那苦命的玉霞難道就不管?”

    趙書林說:“她管了的。我去銅鼓山了,就是她出了麵,孫亮才答應交回所搶銀子支付所有煤錢,我就是來給常家送錢的。”

    趙秀祺唉聲發歎:“我們趙家倒八輩子的黴了,咋遇上這麽個十惡不赦的土匪親戚!”對寧徙,“寧徙呀,對不起啊,我趙秀祺向你賠不是了。”

    寧徙道:“您老別這麽說,這不是您和書林的錯。孫亮他不是退回錢來了麽,煤錢也付了。”

    老憨和桃子抱了牽了光蓮、光聖的兒女們來向趙秀祺請安。趙秀祺看見幾個可愛的孩子,臉上有了笑意,招呼吳德貴給孩子們發賞錢。寧徙盯著老憨和桃子想,這夫妻倆實在是她的好幫手。

    趙秀祺也去馬翼的靈前燒了紙錢。

    出靈堂後,趙秀祺說想順便看看寧徙家的絲綢夏布坊。她其實早就想來看看了,覺得寧徙倒是個能幹女人,卻又放不下麵子,決心難下。寧徙說,可以可以,請您老指點,領她去了絲綢夏布坊。老憨提了燈籠領路。

    常家這“小榮絲綢夏布坊”修建在“常家土樓”後麵那塊寧徙預留做他用的空地上,是一排挨山的楠木大瓦屋。屋後有山泉流淌,看得見後山上那“蹺腳土地菩薩”小廟。趙秀祺、趙書林、吳德貴跟隨寧徙和老憨進了作坊。這時候,常光蓮來了,跟隨進了作坊,是桃子對她說了趙秀祺要看作坊的,滿心悲哀的她是管這作坊的,還是強打精神趕了來。

    作坊裏火燭明亮,燒有炭爐,有不少的男女工,年長的五六十歲,年小的十七八歲,多數是來自各省的移民,一個個正忙碌著上機、織布、刷漿、染料。趙秀祺見女工們正用梭木機織綢子,這梭木機頂上有花架,機底有地坑,女工們的雙腳在下麵踩動踏板,兩手在織機上左右投送牛骨梭子。常光蓮介紹說,這作坊的絲綢產品有金銀緞、八絲緞、光漢府緞、貢緞等等,可用來做錦袍和圍帳。指了一堆貢緞說,這些貢緞已經精心加工過了,還得要在底部過細地刮一道漿。趙秀祺點頭,看剛失去夫君還兩眼紅腫的常光蓮,心裏發痛,也感歎,寧徙的兒女都有出息。她又去看織夏布,尤感興趣。她見一老一少兩個男工將卷縷的苧麻紗綻分開,使勁拉直,將一頭掛在紗架上,另一頭卷成個大結,用一根五六尺長的木棍挽緊,壓上塊厚重的石板,在拉直的麻紗上來回刷漿。寧徙說:“刷漿是力氣活路,得男人做。他們刷的是漿糊,要刷均勻才行。這漿糊是用米粉和菜油混合做的,一匹夏布要用兩斤米、二兩菜油。”趙秀祺點頭:“有講究。”走到織機前看女工織布。寧徙說:“織夏布呢,屋裏太冷太熱太幹都不行。紗線很細,容易斷,所以常常是通宵做活路,晚上的溫度、濕度都合適。織夏布多數是女工,有人就說,夏布是娘子布。”趙秀祺啟齒笑:“一個女工一天能織好多夏布?”寧徙說:“兩天可以織一匹。”“看你,咋日弄的!”那個老男工對一個績麻的年輕女工嗬斥,一聽就是北方口音。趙秀祺見那個被嗬斥的年輕女工的褲管挽至大腿,她正用手在大腿上撚細麻線,回嘴道:“我個的事情,你管得寬!”將細麻線卷成蠶繭般小團。趙秀祺說:“她是江西人吧。”寧徙點頭:“是,跟她父母一起移民過來的。”一行人往外走時,那年輕女工唱起歌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