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章(2/2)

作者:王雨字數:5468更新時間:2021-03-23 16:48:29

    倆人碰茶碗喝茶,她那傷痛的心得以慰藉。

    走出與維翰的情感的羈絆,她那心的傷口得以愈合,覺得輕鬆了,一心一意忙與書林的婚事。她發現,這裏的人都好親切,這裏的田土房院山水橋塔都好清新。趙書林送她過大榮橋時,她對著橋下那白銀石灘唱麻布神歌:

    有女就放讀書郎,再也不想守空房,

    月亮團圓十四五,夫妻兩個拜喜堂。

    她是改了歌詞這麽唱的,唱得自己也笑,臉紅撲撲的。趙書林盯她,嘿嘿笑,拍手說,唱得好,歌詞改得更好。她說,我一個鄉壩女人,隨心唱的,比不得你個讀書郎,能寫會誦的。趙書林就得意,走四方步,邊走邊想邊吟誦:“卻笑金籠是羈絆,豈知瑤草正芬芳。”寧徙看他笑,這個書呆子,肚子裏是有貨。

    這天,隨商船下宜昌返回重慶的兒子常光聖來“常家土樓”看望她,一臉的苦相。她心疼起兒子來,兒子又做轎行生意又辦船運,身上的擔子重,一定是生意上遇到難事了,就關切地詢問。兒子搖頭,說,媽,不是生意上的事情。從懷中取出趙燕留下的那塊佛玉,還未開口就落淚。聽了兒子的訴說,她才知道,光聖沒能實現他每年清明去趙燕墳頭上墳的承諾,就在趙燕的墳塋修葺一新立了碑文的當天晚上,那墳塋和碑文連同趙燕的屍骨全都沒了。找不到掘墳拋屍之人,定是趙氏族人幹的,卻沒有證據。她聽後慘叫:“啊,我可憐的趙燕,你竟然連屍骨也沒了,我的天啦!”悲痛欲絕,驚駭萬分,想起自己長眠異鄉的母親來。一個想法猶生,她決意要去湖南取來母親的遺骸安葬。無論趙書林和晚輩們如何勸說,她都鐵定了心要立即啟程。趙書林發急:“寧徙,我兩個的婚事不辦了?”她答:“要辦,我去取回母親的遺骸來就辦,我得讓她老人家的在天之靈得到慰藉。”趙書林好擔心:“寧徙,你可不是當年了,恁麽遠恁麽難的路程!”她說:“咋個,你嫌我老了,我才知天命,身體好呢,這時不去更待何時。否則,真的走不動了就遺恨終生了。”大兒子常光儒勸導:“媽,兒子就謀點兒知府的私利,派人去取回外婆的遺骸來就是。”她答:“不行,我得盡女兒的孝道。再說了,一是你絕對不能謀私利;二是你派去的人是找不到掩埋你外婆的地處的。”女兒常光蓮落淚:“媽,要去也是我去,你不能再受長途跋涉的艱辛了,那一路好危險的!”她說:“蓮兒,你不能去,絲綢夏布坊的事離不得你,你傅盛才伯伯還等著上好的絲綢和包銷的夏布呢。放心,媽沒事。”光蓮像她一樣的自強不息,管教兒子有方,一心撲在絲綢夏布坊的事上。使她心疼的是,女兒執意不再嫁人,說是一女不嫁二夫,她要終生為馬翼守節,把兒子撫養成人。她多次勸說過她,說她還年輕,再找個她看得上的男人,都被女兒拒絕了。咳,光蓮咋會這麽守舊。她知道,女兒太愛馬翼了,女兒的心裏其實是很苦的。二兒子光聖敢愛敢恨,他知道她的脾氣,說:“媽,我同意你去,我陪你去,我們走水路到湖北宜昌,再轉陸路去湖南常德,你也可以坐坐我們的大商船。”她點頭:“要得,媽聽你的。”打點行裝,懷揣銀票,帶了五尺長刀和藥箱,與常光聖一道東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