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2章(1/2)

作者:王雨字數:4576更新時間:2021-03-23 16:48:3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過去八年。

    花開草長之時,寧徙趕往重慶禹王宮會見老友傅盛才。她和兒女們的生意一直得力於傅盛才的鼎力相助,做得大了,又辦了“折扇館”,成了名特產品。她是聽了傅盛才的建議辦起來的。這折扇乃為人所愛的納涼、收藏之物,她家的“折扇館”不僅製作了大量折扇,還收藏了不少折扇精品。喬甲長看後讚道:“嗬嗬,你們製作這折扇著實精美,可與蘇杭齊名了!”他們開先製作的折扇是南竹扇夾,扇心有硬青、皮底、葉串子等類,後來,又製作了全棕、香木、膠質、羽毛、絹綢等折扇,品種繁多,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他們製作的夏布和折扇,湖廣、山西等外省客商紛紛前來采買,有商人將夏布遠銷去了日本、朝鮮、印度、泰國和緬甸。傅盛才也靠他們的產品賺錢,用他們的轎行和船幫運貨。

    禹王宮是湖廣人早年所建,設有禹王祭祀區、議事堂、正廳、客房、廚房等等。寧徙是在一間客房裏見到傅盛才的。

    耳順之年的傅盛才現今是“盛才商號”的大老板,身子依然硬朗,說話還是那麽風趣,見到高髻似螺、氅衣束身的寧徙站在跟前時,朗聲笑:“寧徙,你宛若出水芙蓉啊!”寧徙笑道:“老都老了。”傅盛才說:“不老,正當年。”看寧徙發髻,吟道,“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寧徙臉紅:“看你,說啥混話。”傅盛才說:“哦,錯了,說錯了。”又吟,“髻鬟峨峨高一尺,高髻若黃鸝。嗬嗬!”目視寧徙。寧徙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不請自坐下:“盛才兄,你托人帶話找我來,有啥子事?”傅盛才為寧徙泡了沱茶,說:“你覺得這禹王宮如何?”寧徙說:“不錯。”傅盛才搖頭:“當年是不錯的,現在就不行了。”說了湖廣等地外來的移民和客商眾多,重慶是移民和客商入川的首站門戶,需要更好更大的留宿、說事的場所。寧徙頷首:“倒是。”傅盛才說,那日與幾個同鄉說起,如果在現有禹王宮、齊安公所、廣東公所的基礎上,興建一所集遊覽、敬香、住宿、唱戲、休閑於一體的湖廣會館就好了。寧徙擊掌稱好,說得要一大筆錢,說她願意入資興建,還動員家人和親戚也來入資。傅盛才說,那可好,真要修時定要找你。寧徙說,要得。

    傅盛才笑道:“嗨,我倆是應了李商隱那詩所說,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寧徙乜他:“亂打比方。”各自喝茶。她很感恩傅盛才,在老家時他搭救過常維翰,到四川後又處處幫助她。也同情他,三年前,他夫人得絕症去世了。

    “寧徙,你還是一個人過?”

    “我哪是一個人過,我有兒女和孫兒女們一大家人。”

    寧徙嘴這麽說,心卻難受。趙書林清醒後,嚷叫要去為表妹玉霞上墳,她和趙鶯、孫善都勸阻不住,三人隻好陪了他去。那是重慶南岸野地的一片亂墳崗子,趙書林見到玉霞夫婦那被孫善、趙鶯偷偷修整過的合葬墳後,捶胸號啕,焚香拜祭:“玉霞,我的好玉霞,你冤啊!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啊,我趙書林最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呀……”哭著,目光發呆,叨念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崗……”她見他目光不對,擔心他舊病複發,趕緊拉他走。他卻死也不走。孫善就背了他走。自那,他又瘋了,至今沒有好轉。她時常去“趙家大院”照護他。她去後,趙書林就安靜,癡癡地看她笑。她也笑,淚水往肚子裏咽。吳德貴說,隻有常夫人來了我家老爺才安靜得下來。而他倆的婚事就這麽拖了下來。想著,目露哀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