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4章 府台(2/2)

作者:想見江南字數:4082更新時間:2021-04-26 18:19:14

    又買了幾屜包子,灌了兩壺清水。

    隨後,他穿過了城關鎮,一路上了官道,又開始疾馳。

    到得昌武城時,已是傍晚時分。

    入得城來,鄧神秀找了個上好的客棧,丟下一粒金瓜子,將棗紅馬,托付給麵目和善的掌櫃代為喂養。

    見了金瓜子,那掌櫃的眼睛眯得都快瞧不見了,一迭聲應承,保管用最好的麩料,上好的泉水。

    出了客棧,鄧神秀直朝前四大街行去,那裏是府衙所在地。

    鄧神秀闊步向昌武城府衙行來的時候,昌武府知府陳鶴,正呆滯地坐在後院的藤椅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葡萄架下的那張朱紅色條案。

    這條案本是他平素用來描畫丹青擺放畫紙所用的。

    此刻,這張條案,卻被謝塘用一根根金燦燦的金條鋪滿。

    “謝某素知大人清廉,日子過得清苦,區區千兩黃金,買大人個兩袖清風,為民做主無後顧之憂,謝某覺得千值萬值。”

    一身錦衣的謝塘,氣度不凡,毫無行賄者卑躬屈膝的姿態。

    “謝兄,這如何使得,這如何使得。”

    陳鶴驚得站起身來。

    這謝塘正是當今淮東侯謝昆的三弟。

    如今謝玉身死,謝塘的來意,他再清楚不過,無非是逼著他發拿捕殺害謝玉凶手的海捕文書。

    如果殺掉謝玉的是個普通賊寇,這海捕文書發也就發了,偏偏殺人的是漢陽縣新冒出的一位儒士鄧神秀。

    這位少年儒士,新近成名,但名聲扶搖之上,便連他幽居府衙,也聽過此人的名頭。

    士林輿論,對此人的“散發弄扁舟”一詩,和“卿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一句,極為讚賞。

    但作為科舉出仕的陳鶴知道,真正讓此人名動儒門的,卻是那首“地有正氣”的歌訣。

    浩然氣自問世以來,先後好幾位儒門聖賢對“浩然氣”做出過詮釋,因論出多門,為此也引發了大量的爭論。

    如今,這位少年儒士的“正氣歌訣”一出,簡直要開浩然氣詮釋新風。

    隨著這“地有正氣”歌訣的流傳,此人的名聲在儒門中想不響亮都難。

    這樣一位儒士,便是犯了刑罰,他也隻能慎重對待。

    何況自上百麗人被譚明遣返後,士林內外的輿論對謝玉和淮東侯都不利到了極點。

    這樣的輿情背景下,謝塘送上這千兩黃金,無疑是塊燙手的山芋。

    可到口的肥肉不吃,陳鶴覺得自己良心上也過不去。

    收,為難;不收,也為難。

    陳鶴很痛苦。

    謝塘含笑道,“陳大人的憂慮,我知道,無非是此獠現在還披了層儒士的皮,陳大人不好主持正義。若我將這家夥儒士的皮扒了,陳兄不會還為難吧。”

    陳鶴眼睛一亮,“若果如此,我立時簽下這海捕文書。隻是蘇提學向來持重,不知謝兄計將安出。”

    除卻鄧神秀儒士功名的權力,掌握在提學使蘇青手中。

    謝塘笑道,“陳兄既然問及了,我為你引薦位新朋友。”著,他衝陳鶴交待一句,陳鶴衝身後伺候的婢女揮了揮手。

    半柱香後,婢女引著一位錦帽錦衣的富貴中年行了進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