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9章 皇帝也吃剩嘴子?(1/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704更新時間:2021-07-28 06:12:03

    這些絕對都是有感而發,沒來故宮前被各種無腦影視劇影響,好像皇帝每天隻用談戀愛似的?

    這片區域轉完,眾人又回到中軸線的禦道,閑著也是閑著,來到太和殿。

    “兄弟們其他不用說,旭哥就問一個事?”

    “知道太和殿裏麵什麽才是低調的奢華嗎?”

    “就是腳下的地磚!”

    說完鏡頭給特寫,指著看似平平無奇的地磚讚歎道:“一兩黃金在明初是1500斤精米的價格,清初三個縣令一個月的薪酬,可在這裏隻是一塊地磚的造價信不信?”

    “江南的土,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經過掘、運、曬、推、舂、磨、篩七道工序,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掉土性。”

    “浸進姑蘇的水,經過三級水池澄清,沉澱、過濾、曬幹、踏踩、摔打六道工序,煉成稠密的泥。”

    “用木板做成模具,把泥放入,工匠赤腳踩,直到踩實為止。去掉多餘的泥,用木棍磨平整,磚的另一麵也要同樣磨平。”

    “放置在陰涼處,陰幹八個月,再經過糠草燒一個月,去除水分;片柴燒一個月,棵柴燒一個月,鬆枝柴燒足足四十天。”

    “工匠每天爬上窯頂,向滾燙的窯內澆水降溫,冷卻四五天,到出窯日子。漫長過程中,稍有不慎,整窯磚前功盡棄。”

    “出窯還隻是半成品,再經過砍磨,浸桐油,每人一天隻能砍磨三塊。燒上年代、規格、產地、督造府、工匠名的磚,由運河北上,直達通州。”

    “最後經過官府逐一嚴格檢查,每一塊磚必有三塊以上備選,沒選上的全部銷毀!”

    “是不是比黃金都金貴?”

    這些當然都是專業導遊整理的台詞,不過從自己嘴裏說出來的確有種逼格滿滿的感覺,看來以後這種文化題材可以多多益善。

    隨後來到旁邊,太和殿中心六根盤龍金柱,圍繞出一個金光閃亮的神聖空間,三四個人才能圍抱起來。

    “這麽粗的柱子至少要在木材外麵批兩層麻,抹六次灰,然後再用瀝粉貼金的工藝裝飾圖案。全國隻有金陵一家金箔廠,還保留著這項工藝。”

    “純度99.99金,經過多道工序,製成小片金葉,夾在用煤油熏煉成的烏金紙裏,再進行兩萬次捶打。”

    “手工捶打六到八個小時,才能把1克黃金打成大約0.5平方米的金箔,厚度隻有萬分之1.5毫米。”

    “請把膝蓋打在公屏上!”

    “你們以為這就完了?”

    “NONONO!”

    “說完腳下的磚,立的柱子,咱們再抬頭看看頭頂的瓦!”

    “琉璃廠聽過嗎?”

    “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古玩一條街。”

    “但以前可不是隻賣古玩,那裏是禦用燒玻璃質地的工廠。”

    “給成型的瓦片上釉料,再次入窯,燒得色澤光鮮,如同琉璃。不同顏色,因為釉彩中含有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紅色的氧化鐵釉料,將燒成黃色的琉璃瓦。”

    “氧化銅的釉料,燒成翠綠色。氧化鈷燒成藍色,原理跟琺琅彩一樣。”

    “琺琅彩一個花瓶現在拍賣輕輕鬆鬆過千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