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卷 第一章明末遺恨新說(2/2)

作者:叫我陶哥字數:5702更新時間:2018-10-12 15:03:12

    根據《時間簡史》的理論分析,曆史的時間線上其實有多條分叉的時程。每一條時程的曆史都有可能會因為某一個關鍵性的人物的出現,或者某一特殊事件的影響,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如果按照課本上的曆史時程,那麽崇禎帝會派他的貼身宦官,前去寧武關督戰。這些宦官醃臣平日養尊處優,奢侈成性,對外邊的世界一點兒也不了解。

    他們到達寧武關後,頤指氣使,胡亂指揮,硬逼著周遇吉將軍開城門應戰。結果一出城,便中了對方的埋伏。周遇吉將軍戰死,寧武關失守,守城官兵全部陣亡。

    至此,闖王的起義軍勢如破竹,一路殺進燕京城。紫禁城破之時,崇禎帝吊死眉山。與此同時,寧遠總兵吳三桂的人馬還在開往燕京的路上。後來就是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闖王起義軍失敗,大清朝的建立。

    廢話少敘,曆史不是我要說的,我的任務是寫文。這裏,我要講的是在另一個時程。在這個時程的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卻額外多出了一個關鍵性的人物。

    此人正是周遇吉將軍的一個副將,他姓熊,名匐古,是三苗古族人的後裔。但他還有一個秘密身份,那就是三苗地下組織“三蛇會”裏的一名骨幹成員。

    (給讀者劇透一下:為什麽我們這個時程沒有改變呢,在第四部分《萬裏石塘》中,三蛇會的組織已經玉蟬被鏟除了。因為玉蟬經曆過這一世,對這一世的統治產生了極大的抵觸情緒。

    “這一世的朝代不要也罷!”玉蟬如是說。因此,她便親手葬送了三蛇會這個組織。而失去了這個組織,多米諾骨牌效應便停止了,另一個時程的曆史完全變了模樣。)

    好了,回歸正文:熊副將得知皇帝要派宦官來,認為宦官前來必然擾亂戰鬥部署。因此,他便與三蛇會設在紫禁城中的地下交通站的特派員接頭。這個特派員覺得事關重大,又緊急奔回三蛇會的總部匯報了情況。三蛇會的長老們聽後,緊急召開了擴大會議,迅速地做出決斷——半路截殺這些醃狗,將他們秘密處理掉。

    於是,總部下達了斬首行動指示。特派員收到指示,即刻調集人馬。事情辦的幹淨利落,那些醃狗就在半路上被哢嚓掉了。

    然而,僅做這一點,曆史還是不會改變前進的時程。三蛇會還暗中培養了一批死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該是這批死士出力的時候了。由於這兩個原因,這條線上的曆史時程竟然改變了。寧武關成功堅守住了半年,最後吳三桂的大軍趕到,將起義軍永遠擋在了燕京城外。差之毫厘,謬之千裏,一切都改變了,清軍也未能入關。

    此後,雙方互有勝負,在燕京沿線一帶展開長時間的拉鋸。再後來,起義軍由於內部矛盾,鬧的離心離德,有不少起義軍的將領被清洗,起義軍的戰鬥力耗損嚴重。

    最後,崇禎皇帝的軍隊抓住機會,使用離間計將他們挑破離間,進而各個擊破。於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土崩瓦解了。戰亂過後,百廢待興,崇禎帝又執行了一些新的治國安民之良方,明朝又重新安定了下來。可此時的明朝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了。

    暗流湧動。就在誰也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三苗人暗中招兵買馬,不斷培植了自己的勢力。待他們羽翼豐滿,時機成熟之時,於1655年發動了政變,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建立了三苗古族人的唯一的一個王朝——三苗帝國。

    而後他們又不斷拓展了疆土,向北滅掉了滿清,朝鮮,倭國和西伯利亞,向西征服了西藏和新疆,向南又馴服了越南和菲律賓。這個朝代一直延續了800餘年,一直持續到2335年才走向滅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