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章 宰相寇準(4/5)

作者:蔣勝男字數:17352更新時間:2021-04-19 22:23:07

    真宗渾身一震,一拍禦案喝道:“大膽王欽若,竟敢口出妄言?”

    王欽若卻道:“官家聽說過馮道這個人嗎?”

    趙恒一怔:“馮道?”馮道此人,他自是知道的。

    馮道生時,乃在亂世。馮道一生,曆經五代:梁、唐、晉、漢、周,前後仕八姓十二帝。江山變易、皇位更替,可是馮道卻一直為相,且任何一個新帝立朝,都不得不任用馮道繼續為相,這其中的奧妙,卻是不得不讓人想上一想。

    王欽若道:“正是。臣記得,周世宗在世時,欲征劉贇,馮道以為不可,再三諫阻。而惹怒了世宗,結果此戰不利,世宗回時,馮道已死,乃追諡追封,以示敬重。馮道死時,百官相送,痛泣不已,稱讚甚隆。”

    趙恒點了點頭,卻有些不解其意。

    王欽若又道:“當日周太祖郭威進攻洛陽,漢主劉承祐為亂兵所殺後,郭威乃認為大業已成,可馮道卻仍然當道而立,不以為主,反迫使郭威如往常一般向他行禮。當時郭威手握兵權,已可稱帝,卻因為馮道的態度,而不得已立劉贇為帝,依舊稱臣。這又是為了什麽?”

    趙恒很自然地回答:“馮道不允,郭威因此不敢。”說到這裏,竟是不由地一怔,細細沉吟起來,仿佛是有什麽東西,似一層窗戶紙被戳破了,竟是另有一番天地。

    王欽若就道:“馮道能夠一直不倒,不是馮道需要向新帝乞活,而是新帝需要得到馮道的合作。當年晉元帝南渡,得王導相助,乃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可王導的背後,是琅琊王氏,人才倍出,財雄勢厚。然馮道出身平平,他的背後,可沒有王氏這樣一個豪族。那麽馮道憑什麽有這樣的底氣?”

    趙恒遲疑地道:“憑的是……時值亂世”他忽然就有些明白了。那時候便是帝王將相,也不過是如同草芥,朝生不知暮死。

    王欽若就道:“馮道的背後沒有豪族,但有著跟他一樣,無數在亂世之中同樣有能力卻無所適從的讀書人。隻要這些人聯合在一起,便是亂世中君王也不得不倚仗的力量。這就是馮道自後梁,曆經五代,而凝聚出的力量。這股力量保住了亂世之中,不管江山改易,也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中樞運轉,而不至於一團混亂,還能令新君得以征錢糧坐江山的根本。這股力量超乎於君權之上,曾有功於社稷,令天下不可或缺。”

    趙恒張了張口,說不出來,好一會兒才能發聲,他的聲音幹澀:“朕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寇準需要他上前線,北地需要他上前線。他若南遷,那這北方一片土地,就要拱手送給遼人。至於戰爭是否能贏,他這個皇帝能不能活,大宋江山能不能存,其實並不重要。寇準效忠的是這股力量,不是他這個皇帝,也不是大宋王朝。的確,從後唐至今,有過多少朝代更換,都不過三朝,而大宋至今,也不過三朝。

    這樣的領悟,似一盆冷水當頭澆下,寒徹心扉,痛可椎心。

    不錯,他也知道,“社稷為重,江山次之,君為輕”。當日他毅然下了死戰之心,而前往戰場,自然也是抱有此心。可是他這個皇帝可以懷有犧牲之心,但卻不是可以讓臣子當成輸贏的賭注的。自己多番猶豫掙紮,卻隻是臣子的籌碼。那麽到底誰才是皇帝,今日之域中,到底是誰之天下。是他,還是以寇準為首這批人背後北方的豪族。

    而這樣的臣子,不止這一個兩個,而是大半個朝堂的力量。

    趙恒看著王欽若,聲音艱澀道:“朕曾經向王旦提議,以你為相,可王旦反對。他說的不是你王欽若能力不行,也不是你王欽若人品不端,他說的是‘我朝至今未嚐有南人為相’。朕曾以文章擇蕭貫為狀元,寇準卻與朕力爭說朕隻得改立蔡齊。”

    王欽若道:“而寇準因此於外誇耀:‘又與中原奪一狀元矣!’”

    趙恒用力一捶桌案:“這是我大宋江山,不是他們的掌中之物!”王欽若長揖,沒有說話,但這沒有說話,卻無疑比開口,更令趙恒憤怒。

    北人排擠南人,這是將這大宋江山,視為禁臠。難道南人不是大宋之子民,還是這些人,仍然將這大宋趙氏,視為過客。

    趙恒隻覺得腦中一片暈眩,怒喝一聲:“滾出去!”

    王欽若磕了一個頭,踉蹌著退了出去。他的樣子雖然狼狽,可是出了禦書案,卻不由地嘴角掛上一絲詭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