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熊孩子也會逆襲(3/3)

作者:魔冥王字數:12160更新時間:2019-04-22 04:11:38

    門外的三個員外則是一起扶額說道“原來是薑小郎君,怪不得了。”

    王明更是說道“昨日我就看到小郎君在教這三人讀書,原來是在教這些。”

    旁邊的嶽飛則是看向薑德,他沒想到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薑德竟然如此了得,可以問出這樣的問題,隻是不知道薑德到底有沒有答案。

    薑德咳嗽了一下,順便順了一下自己的喉嚨說道“也不瞞先生,這兩個問題的確是小子在昨日和幾位同學閑聊的時候說的,這第一個斷句問題確實沒有一個真正的解,除非把孔夫子複活,否則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斷定這句話到底如何斷,隻能說是推斷。包括小子接下來說的話,也都是推斷。

    小子認為,這句話的斷句應該考慮孔子自己的思想,孔子為儒家創始之人,何為儒?人需也,孔子尚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皆為春秋戰國之時的實用技能,孔子周遊列國而獨不輔周,何故?周苟無其力,諸侯亦不朝罷了,孔子明白輔助周天子是沒用的,由此可見孔子雖然因為重周禮而有些迂腐,但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以實際出發,另外我們再看孔子的平生,孔子並不是一個完全的空談者,他多次出仕,他的弟子如有若、冉有、子路也都出仕,孔子是有執政經驗的,所以這句話一定是結合了他的一些執政經驗,我們再看這句話,不管怎麽斷句,其主義都是在說如何來對待百姓,那麽孔子是對百姓孤傲的人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是是因為孔子認為應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都應該守自己身份的規矩,說不是是因為他卻願意教而無類,把當時極為寶貴的知識傳授給所有願意學習的人,這是因為孔子在古代有時代的局限性,春秋之時,尚有奴隸血祭這樣的事情,但孔子已經認識到人最少應該有追求平等的機會,可他受到的教育又是告訴他人生而不平等,所以他的很多思想才會有些矛盾,這也是為什麽孔子自己也說自己四十不惑了,他四十歲之前自己都還在疑惑呢!

    我們了解了孔子的一些心路後,那麽再看這句話就好理解了。

    孔子並不認為老百姓有多麽的聰明,他認為百姓是需要學習的,但是在沒有學習之前呢?他認為百姓是要守規則的,那麽什麽是百姓的規則?其實說白了就是聽從上位者例如官員、士大夫的話,所以,小子認為這句話應該這樣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周同一邊聽一邊摸著胡子不斷點頭,心中對薑德不止高看了一籌,卻又聽到薑德說道“其實...這句話還有個說法。”

    還有?周同的胡子都差點被自己揪下來了,居然還有?

    薑德點點頭說道“這種說法是這樣的,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桀不謂其民必亂,而民有為亂矣。受不若也,可從也,而不可及也。”

    周同皺眉問道“此話出自何處?”

    薑德回道“此乃我原來家中珍藏的楚簡所記載,當今《論語》本就是漢代成書,和孔子之時相隔甚遠,我更相信楚簡的記載是更加貼近原句的,如此話為原句,那麽一切都好說了,老百姓應該引導,而不應該強迫,這裏的知是通折,《大戴禮記·勸學》篇中,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就寫作鍥而舍之,朽木不知。我們現在知道的這句話可能是當年秦末亂世之時有損而導致的。”

    周同念了幾遍,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如此啊,此句竟是這樣解的,那另一句呢?”

    薑德繼續說道“語境不同罷了,而且孔子也是人,並不是說孔子說的都是對的,要是他說的都是對的,何來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呢?何來四十不惑呢”薑德用的話都是孔子的話,這使得周同也不知道該如何說是對是錯,隻能點點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