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四章 油坊戰爭(四)(1/3)

作者:魔冥王字數:12604更新時間:2019-04-22 04:11:45

    黃世仁嗬嗬的說道“那我就先說說我們內黃縣的情況吧,我們這內黃縣有油糧店大大小小十一家,這最大的自然是韓家的明晝油坊,其次就是老夫的油糧店了,得諸位同僚厚愛,我們二人被推為這內黃油糧行會的行老和副行老。

    這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啊,如果有人想新開油糧店,我們自然也是支持的,隻不過需要先支付一份行例以表示誠意。

    另外,我們會對新開的油糧店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從油糧的品質到技術是否規範,如果你們有什麽技術上的問題,我們也會想辦法予以幫助,這互助互利嘛,當然,這幫助之後也需要給願意提供幫助的人一份報酬,再後,為了防止哄抬物價,我們要求所有的油糧店的主要產品價格基本保持一致,這也是為了百姓著想啊。

    最後,如果有官家的推派,我等也要依照你我的規模財力予以分配,我這樣說的是否清楚?話說回來,如果你們不是行會中人,按道理,可是不能開店的呢!今天我們看你們是剛剛開業,沒有早上就上門來找你們,已經是看在張主簿和你王保正的麵子上了。”

    原來在宋代,由於沒有後世工商局這樣的部門,為了更好的收取工商稅,宋代要求各行各業都成立自己的商行,如果有人要新開業,就一定要先進行會,這種行為叫做“置行”或“置團”,這些商人會被登記成冊,以後就將承擔特定的稅務,並且無事不許隨意脫籍,如果不是行會中人,就幾乎等於後世沒有工商稅務執照,這要是開展經營就等於無證經營了,不僅僅是不允許,甚至還舉報有獎,這樣的製度下,使得宋代從工從商的都是行會中人,甚至有京師如街市提瓶者必投充茶行,負水擔粥以至麻鞋頭發之屬,無敢不投行者的記載。當然,這是王安石變法時的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中,小商小販是不用投行的,這就像後世月銷售額小於三萬的企業減免增值稅一樣,抓大放小的智慧可不是後世才有的。

    行會中會有不少的規矩,一方麵是為了維護行中的利益,一方麵也是為了不讓新人進入,這行例就是其中之一。

    王明聽完黃世仁的話,笑了笑說道“黃掌櫃的多慮了,我們早已投行了,隻不過因為事務實在太繁忙,沒有及時和韓行老和黃掌櫃你登門拜帖罷了,你看,這是張主簿親自給我們登記的!”

    黃世仁看了一眼,眉頭微皺,的確,這投行之事雖然說是民間主導,但實際上還是官家說的算的,隻要在官府有了登記,官府可以按圖索驥的收稅,自然不會管你行內是否有登門拜帖了。

    王明繼續說道“至於黃掌櫃剛剛說的那些,我們宜家油坊的油自然是可靠的,這一點我想也不是黃掌櫃或者韓掌櫃說的算的,而是我們內黃的百姓說的算的,相信隻要等到明天,鄉親們今晚吃過了我們的油,自然會知道我們的油到底品質如何,當然了,如有同行監督也是好事,如黃掌櫃認為我們油中有何問題,可及時和老夫聯係。”

    黃世仁繼續不說話,這要是賣的什麽稀罕東西,沒多少人買的,還能買通作假,這油是人人都吃的,如何能買通那麽多人?

    王明看著黃世仁不說話,嗬嗬的說道“至於行會中的幫助,我看就算了吧,我們的工藝不同,至於行例,我們是不會壞了規矩的,請問需要多少?”

    黃世仁看著王明,臉上的笑容雖然還在,但卻少了不少,他慢慢的說道“這行例也簡單,每月一繳納,分上中下三等,王保正的買賣做的如此興旺,自然是上等戶,每月三十貫,繳於韓掌櫃那處便可。

    另外,王保正,這商賈之道可不是那麽簡單的啊,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我們都是同行,何不互助互利呢?”

    “哦?不知道如何互助互利?”王明好奇的問道。

    黃世仁拍著胸口說道“你們既然要收黃豆,必然是原料不足,我們十一家商鋪隨時可以調集數千上萬石的黃豆,大可以你們提供技術,我們提供原料,我們一起合作賺錢!我們可以保證,以今天你們營業額為基準,不會讓你們賺少於今天的錢,你們看如何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