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完)(1/5)

作者:魔冥王字數:51526更新時間:2019-04-22 04:16:39

    黃達等人坐成一圈圍繞著薑德,薑德正在看一張海圖,這張海圖上有十多個紅色標記的小點,這些小點就是從泉州、明州、登州等地出發的海船經常駐紮的港口。

    薑德慢慢的看過去,後世的台灣此時還叫大琉球,瓊州倒是已經被納入了宋朝統治版圖中,大部分的船隻都是沿著廣東、廣西這條沿海線走,先是到達交趾和占城,也就是後世的越南。

    越南地區在唐朝之後再次脫離了中原政權的管轄,宋真宗時期,李公蘊學習趙匡胤,趁國主年幼,篡位奪權,建都升龍府,到現在已經是第五代了,值得一提的是,宋國和交趾幾乎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從所謂李太祖的李公蘊到後麵的李太宗的李佛瑪,一直騷擾宋國南部邊境,掠奪宋國人口牛馬,屠殺鄉野村民,甚至在宋神宗時期因為宋國變法自強,認為與其等宋國出兵,不如先下手為強,以李常傑為大將突襲了宋國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直到郭逵南下才穩住局勢。

    而占城,和交趾一樣,也是漢唐故土,原來是漢代的象林郡,在東漢末年脫離中原統治,占城和交趾原以橫山關為界,但此時的交趾強盛,占城已經連續兩個國主被交趾攻殺,並且失去了地哩、麻令、布政三州,現任國主製麻那在交趾皇子內鬥之時出兵交趾,結果被李常傑殺的大敗,如今的占城已經沒有什麽戰力,還在恢複當中,對交趾則是不時進貢,以求和平。

    無論交趾還是占城,沿海都有不少港口,交趾最大的港口就是升龍府,而占城最大的港口是新洲,均為首府。

    占城之南就是真臘,這個真臘此時就是後世著名的吳哥王朝時期,國力強盛。版圖極大,包括了後世的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份地區。

    海商過了真臘後,就會轉向到三佛齊。

    從泉州到三佛齊,如果順風的話,隻要一個月的時間,在這裏交易的海商約占全部海商的三分之一,三佛齊有州府十五個,國人多為蒲姓。

    其實在此時的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就是大呂宋群島,還有很多小國,這些小國都依附於三佛齊,由於地處要衝,又天氣炎熱,呂宋的人雖然不愛耕作,糧食卻也不少,根據海商估計,整個三佛齊群島的人口在兩百萬到三百萬之間,其中三佛齊的人口應該超過了百萬。

    要知道,在後世的這裏,人口可是超過了三億的,可以說,此時的這裏還是一片未被開發的處女地,所謂的三佛齊在薑德的眼中甚至說不上是國家,用部落聯盟來形容更加合適。

    交趾、占城、真臘、三佛齊就是海路上最重要的四個國家,過來三佛齊後就可以到底印度地區,如果再往西,就是大食國。

    印度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個地理名詞,即使是孔雀王朝或者是貴霜帝國也沒有統一過印度,根據吳家的情報,印度地區最少有三四十個邦國勢力,互相之間也是攻伐不斷,北部還被大食不斷侵擾,薑德也知道,這個時期就是綠教傳播到印度的時間,再過兩百年,印度的統治者都會學會如何對著中東方向朝拜。

    “你們看,我中原海商出海後,先要到達的就是交趾和占城。

    這兩地自古就是水稻之鄉,占城稻的名字你們應該都知道,而交趾李朝也是河流眾多,這兩個地區雖然瘴氣橫行,但並不是不能居住,且和我族文化相通,和高麗相仿,是我族日後擴張的必選之地。

    交趾有民眾百萬,軍士四五萬,雖然昔日帶兵屠戮西南的李常傑已經在幾年前病逝了,國力也不弱,我們也不能大規模出兵,就先放在後麵。

    至於占城,國力弱小,又夾在真臘和交趾之間,國弱兵少,軍士不過一兩萬人,能戰之士恐怕還不到五千。

    更南方的真臘國,國力最強,軍士恐有十萬。

    而三佛齊,國民有兩百萬之眾,但因為四周沒有什麽強大的國家,軍隊很少,也大概有一兩萬人,這裏是海路最重要的地方。

    我和幾位先生討論下來,我們在這四國中,要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故而決定你們水師的目標就是三佛齊。

    三佛齊有島嶼成千上萬,你們要先占據最東邊的蒲羅中港,這裏的海峽是整個三佛齊地區最窄的,隻有不到八十裏,占據了這裏,我們光每年收取的過路費就足夠養活一隻艦隊了。”

    薑德指向的蒲羅中港,就是後世的新加坡,蒲羅中其實是新加坡最早的稱呼。

    薑德又看向眾人說道“你們要在半年內做好攻取此處的準備,從集結到到達這裏,應該要三個月,也就是說一年後,此處應該懸掛我梁山日月旗。”

    黃達道“侯爺放心,高麗、倭國我們都打贏了,小小三佛齊,無足掛齒。”

    此時的梁山水師分為四個艦隊,一個是倭國艦隊,主將是駐紮在倭國的武大亭,一個是高麗艦隊,主將是被黃達強力推薦的李俊,一個是駐紮在梁山水泊的護衛艦隊,主將是阮家兄弟,最後就是駐紮在濟州島的由黃達統帥的主力艦隊了。

    “好吧,去做吧,另外你給的計劃書我已經和幾位先生商討過了,異地派軍的方法的確有助於對各地艦隊的控製,但也要考慮軍士對家的思念問題。”薑德又掏出一本黃達上的冊子說道。

    黃達本是濟水上的宋將,深諳宋朝對軍隊的製衡之道,梁山連克高麗、倭國後,薑德就讓其思考日後如何保證各地水師戰力和忠誠度的問題,黃達回去後就提出了異地為軍的想法。

    此時的薑德勢力頗具規模,部下種族較多,薑德此時又沒有大義在身,在倭國,最高的統治機關是幕府,最高的統治者是幕府將軍,在高麗,還有一個幼弱的高麗王,薑德在這兩地都沒有正統的統治身份,隻是通過控製幕府和高麗朝廷的方式來控製兩地,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軍隊。

    薑德對軍隊的掌握主要依靠的是軍餉,無論是野戰師還是守衛部隊,所有的軍餉都是直接由梁山潘良貴為首的錢糧部發放到個人的,甚至有不少愛家的軍士還把收款人直接寫成家裏的父母或者妻兒,以防止自己隨意花掉。

    此時的軍士大都想的都很簡單,吃糧賺餉,如有機會再當個將軍,至於什麽保家衛國....這個概念對於古代的軍隊要求就高了一些,保家還能理解一些,國...那可真的是肉食者該做的事情了。

    薑德控製軍隊的另外一隻手就是蕭讓為主的教化營,不斷的強化軍隊對薑德的個人崇拜和對華夏民族的認可。

    但即使這樣,從製度上的製衡依舊要建設,黃達的異地為軍就是其中一個,具體來說,就是倭國人去高麗水師,高麗人去倭國水師,確保不會形成地方軍隊勢力。

    但這個時代和後世不同,人們重土輕遷,何況是去異國他鄉,這樣做很容易導致軍心渙散。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高麗和倭國在政治上其實還是獨立的,互相派軍在政治上也不合適,隻能是為後麵做準備。

    黃達知道薑德對自己的提議還不滿意,便道“那末將再回去琢磨琢磨。”

    薑德嗯了一聲,讓眾人回去做攻占三佛齊的方案出來。

    不說薑德這邊,另外一邊曾經席卷江南的方臘此時正在一個山洞中吃著冰冷的幹糧。

    整個黃山東西六十裏,南北八十裏,整個大小有一千多平方公裏,有大小山峰七十二座,方臘率領的軍隊退到這裏後,各自駐守要道,和宋軍一個一個山峰的爭奪拚殺,這樣的戰鬥已經持續了小半個月了。

    童貫等人將黃山團團圍住,一心抓到方臘以求全功,但西軍從出發道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又不擅長山地作戰,因此一時拿不下黃山,但童貫等人也不著急,畢竟勝利隻是時間問題了。

    “聖公,蜜蜂尖失守了,宋軍已經向石門峽發起了進攻。”祖士遠走過來對方臘報道。

    原來一身漂亮紫色道袍的祖士遠此時已經是衣衫襤褸了,道袍的半隻袖子無翼而飛,下擺也已經被泥土變成了黃褐色。

    方臘點點頭,祖士遠站起身,在方臘身邊的黃山沙盤上取下一個小旗,換上了代表宋軍的紅色旗幟。

    整個沙盤上,紅色旗幟已經越來越多,代表宋軍正在不斷吞噬方臘軍的地盤。

    “也不知道呂將軍和包天師等人怎麽樣了。”方臘看著沙盤,放下手中的幹糧說道“現在我唯一慶幸的就是鍾教主帶著夏天王、楊幺去了太湖,即使我等為聖教捐軀,聖教也有了傳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