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檜朝中說戰和 兀術酒後鬧瓊樓(1/5)

作者:魔冥王字數:50988更新時間:2019-04-22 04:16:41

    不說劉彥宗如何長袖善舞的將蒙古草原上的水越攪越渾,隻說開封府內,趙佶正看著地圖。

    趙佶雖然不是個好皇帝,卻一直想成為一個可以留名青史的明君,這種心態其實也是大多數皇帝的正常心態。

    如今的宋國在形勢上可謂一片大好,國內方臘之亂被平定,西北夏國不敢犯邊,東北又得了燕山府,就連百年之敵遼國也已經灰飛煙滅。

    但趙佶還不滿意,因為他一直想光複的燕雲十六州並沒有全部回到宋國的手中。

    “這燕雲,燕雲,有燕州卻無雲州,如何能說是光複了燕雲十六州啊?”趙佶歎了口氣,不再看地圖,對邊上的梁師成歎道。

    此時的宋國,已經得到了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另外還有平州算是暗中歸順,但依舊還又雲州、武州、朔州等八個州府在金國的手中。

    梁師成眼珠一轉,拱手道“陛下,我朝之前和金國簽訂的盟約雖無雲州,但金國貪圖我國財物,那雲州對其也沒太多作用,想來還是可以談的。”

    趙佶不由奇道“這雲州等地何等重要,金國難道願意送給我們?”

    梁師成則說道“之前那金國國主阿骨打也不願意將燕山府交換給我們,但我們答應給他們稅錢後便答應了,可見金國並不在意土地,在意的是財物。

    想那些金人,都是山林野人,哪裏會牧民之術,這好好的雲州給他們,他們還頭疼如何收稅呢,如果我們答應給他們足夠的財物,他們一來不需要去派人治理,二來還可以得到更多的財物,如何會不答應呢?”

    趙佶一想,覺得大有道理,便在次日的朝會上提出這個想法。

    此時的朝中蔡京失勢,文官之中以王黼、蔡攸等人為尊,這些人都是一心討趙佶歡心的,自然不會反對,都是交口稱讚,覺得趙佶想到了一個千古難得的好主意。

    趙佶被這兩個人誇得都有點飄飄然了,一人出列道“官家,微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趙佶被這話說的頓時臉一沉,低目看去,是中書舍人秦檜。

    秦檜因為何栗被薑德掠走的原因變成了狀元,官運也比曆史上更加亨通了,原本曆史中的他這個時候還是一個學正,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是中書舍人,品級雖然不高,卻極為重要。

    “一個小小中書舍人,也敢妄議國事?”不用王黼這樣的大佬上場,自然有懂臉色的人出來嗬斥道。

    秦檜看嗬斥自己的是張邦昌,眼中閃過一絲輕蔑,然後對趙佶拜道“陛下,金人驕橫,燕山府之事就已經輕看我國三分,如我國再去用錢贖買,必會讓金人其窺視之念。

    依微臣之計,當先充實燕山府之兵馬百姓,練兵選將,屆時我軍有燕軍、西軍兩隻強兵,一路出燕山,一路出太原,威懾金國,再談贖買,方能討回雲州。

    一句話,能戰,方能和!”

    “陛下,臣請治秦檜妄開邊事之罪!”張邦昌說完,對著秦檜笑道“我看你是見王相公等人得了邊功,眼紅了吧,也不想想,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正是我宋金盟好之時,如金國知我國練兵選將,豈不知其意,到時候兩國開戰,嗬嗬,你吃罪得起嗎?”

    “如其要戰,我等豈能不戰?”秦檜反問道。

    “國雖大,好戰必亡!我看秦大人這個狀元還需要多讀書啊!”張邦昌哼道“金國如攻我,我國自當反擊,但其遵守盟約,割讓州府,豈有一點和我國開戰之意?”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秦檜反唇相譏道“張大人才應該多補補課,這讀書不能隻讀一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昔日是有遼國為我兩國之敵,今日遼國已滅,匈奴和漢,突厥和唐,我朝和遼,這千年南北兩國相爭的事情,難道還需要我教你嗎?”

    “夠了!”趙佶怒道。

    “微臣有罪!”秦檜和張邦昌齊聲說道。

    “退朝!”趙佶起身離開,但他佯怒的表麵下,是一顆有些不安的心。

    趙佶回到宮中,立刻召見王黼、蔡攸等人。

    “諸位愛卿,之前那秦檜說的也有道理,這平州之事,是否會不妥啊?”趙佶憂心忡忡的問道。

    幾人對視一眼,知道這趙佶猶豫不決的老毛病又犯了。

    童貫立刻拱手說道“官家大可放心,別說金國不敢來犯,就是來了,有某在,也可以把他們打回去!”

    趙佶心中大慰的點點頭。

    王黼則道“官家,那張覺能敗金兵,可見是一員猛將,當好生拉攏,用其守平州,如金兵連攻幾次不能破,可見金國也不可怕,如金國破了平州,對我國也無礙,畢竟那張覺打的是遼國的旗幟。”

    趙佶嗯了一聲,道“好,那就升平州為奉寧軍,任張覺為節度使,其餘人均有封賞。”

    趙佶給張覺封賞的旨意還沒出開封府,金國來使的消息就傳到了趙佶耳中。

    當得知金國來的是原金帝阿骨打的四子完顏宗弼和李用和,趙佶心中頓時慌了,擔憂金國此次前來是為了平州之事的,便把張覺的封賞押下,等探得虛實再說。

    ——梁山

    許貫忠走下船,看著正在等候的薑德,急忙上前拜道“貫忠見過侯爺,侯爺萬金之軀,怎能冒著風寒在此等候在下。”

    薑德身邊的朱武笑道“許軍師可是不知道,這幾日侯爺可是天天念叨你什麽時候到呢,連幾位夫人都有些吃味了。”

    薑德不由有些臉紅,這實在是這個年代也沒有什麽航班時刻表,海船來往時日本就是說不清的,就叨嘮了幾句,當然,天下大局變化莫測,薑德急需許貫忠趕回來為自己出謀劃策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那李清照,當日薑德先離開後,李清照也不敢讓趙福金兩個帝姬獨自待在天翔學院這樣的地方,幹脆留在了天翔學院當了講師,日日催著薑德調許貫忠回來。

    當然,許貫忠還不知道有一段感情債等著他呢。

    “許先生,你回來就待在中原為我籌劃吧,倭國之事,你看何人可以接替你?”薑德一邊陪著許貫忠往山上走一邊說道。

    許貫忠來的時候就有這樣的預感,便道“倭國雖不如中原,卻也有數府之地,當地倭人雖心向華夏,卻蠻荒日久,非百年不能歸化。

    如今倭國已立州府,但各地家族盤亙百年,雖有農社分化也難以斷絕。

    因此必須要有一個即圓滑,又在關鍵時刻能狠下心的人。

    主公你看周濤和李應搭配如何?”

    “李應?”薑德想了想,點了點頭,李應這個人很有本事,武藝高強又能治理家業,可以說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呢,坐鎮倭國卻也合適。

    至於周濤,更是對薑德的很多思想學習的極為透徹,這二人一文一武,在倭國坐鎮,斷然不會有什麽差錯。

    “那第九軍也不能群龍無首啊。”薑德想了想說道“那就讓史進為第九軍軍長,他原來的野戰師也讓史進先帶著,等有了更合適的人選再說吧。”

    朱武點頭表示記下。

    來到會議室,朱武把平州、金遼這些日子的戰事都說了一遍。

    許貫忠看著地圖後說道“主公,如今我等能做的事情也不多,隻能繼續等待時機了,但我和主公的判斷一樣,宋金之間的戰事就在眼前了。”

    薑德嗯了一聲,又笑道“對了,此次讓你回來除了這些事情外,還有一事,卻是要到天翔學院去解決。”

    許貫忠不解的問道“請問主公是何事?”

    薑德和朱武等人相視一笑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鄆州天翔學院

    許貫忠被薑德帶進了一個房間,一個美婦坐在當中。

    許貫忠奇怪的看向薑德,薑德咳嗽一聲,對美婦拱手道“李居士,這位就是我家許先生,許先生,這位是青蓮居士,李清照。”

    許貫忠一聽,急忙起身,拱手道“末學後進許貫忠見過李居士。”

    李清照的詞可以說是當代前五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女兒身,想考個進士就和玩一樣。

    李清照眯眼看了看許貫忠,點了點頭道“卻是一表人才,許先生,你可有娶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