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六十八章 效果驚人(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4976更新時間:2019-10-01 13:13:22

    唐家村也有閑人在看熱鬧,他們不追星,但就是想看看衛航穿上結婚禮服的模樣,結果讓他們很滿意,沒有給唐家村丟臉。

    “現在條件好了呀!以前,我有個親戚在城裏的,結婚也很寒酸。”有人說道。

    “以前有什麽呀?剛解決溫飽問題。”

    “就是呀!我們當初結婚,那天我租了一件西裝而已,人家婚紗店還不準備皮鞋的。”有個人開口道。

    這話,瞬間引起很多人的回憶,開始議論紛紛。

    “我們結婚的時候,就三大件,搞定的話,女方會很放心將女兒送到門。”

    其實,所謂結婚“三大件”,就是結婚必需品,各個年代結婚必需品都在不斷變遷!而結婚“三大件”在變遷中演繹了各個時代的時尚風潮。

    時代在進步,結婚組曲也在不斷變奏。人們對結婚模式的選擇,既間接體現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與價值觀的選擇,同時也體現了人們生活質量的變遷。

    而那個人結婚的時候,是七十年代。

    那個時候,物資很缺乏,三大件也就指手表、自行車、縫紉機。

    “70年代末期,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人們有了消費的**。要結婚就要購齊了手表、自行車、縫紉機,當時我們結婚就特別簡單。”陳老先生笑道。

    他介紹,剛結婚時根本沒有房子,都是各住各的家,一周能見幾回。後來好長時間,才從單位爭取到一間9平方米的平房,雖然才巴掌大,可總算有了自己的一個小家,所以還挺知足。

    其他年輕人笑道:“那怎麽能比?以前工資水平、物價水平等,都是雲泥之別。”

    確實,已經沒有可比性,但那個年代過來的人。看到現在的結婚儀式,難免感慨一番,時代變遷太快。

    這一切,都歸功於改革開放的英明政策。如果還保持當初一些守舊派的做派。今天的朝鮮可能就是中國的寫照。

    “別的不說,就說婚紗照吧!當時誰會奢侈到設計禮服?甚至好幾套任選。”一個中年人說道。

    他結婚的時候,裏麵穿的襯衫都是短袖的,隻是外麵披著西裝,沒人看到而已。

    拍攝的時候。男人一般都站在女人後麵。其中一個原因,的確是男人會高一點,站後麵也就理所當然。

    但是,很多人都喜歡用新娘的婚紗擋住自己的鞋子。因為鞋子根本就不是皮鞋,這樣拍出來效果好。

    “有西裝穿就不錯了,我那個時候,婚紗是不存在的。”一位五六十歲的老遊客也插進來說句話。

    據他所說,那時候正逢動亂時期,穿婚紗拍婚紗照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婚紗照是沒有了。但結婚時還是有拍照的。新人一般換上比較幹淨的軍裝、工農裝,整理一下頭發就直奔照相館了。

    那個年代的婚紗照——不,應該是結婚照,多是沒布景,沒光影效果,就是兩人端坐在牆壁前,肩並肩、朝前看的半寸黑白照片。

    “我那會,兩人坐在一起,頭一靠,一張簡單的2寸黑白結婚照就完成。”老人家還挺樂觀的。

    聽到這些。在場的年輕人也覺得以前窮得可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