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八十二章 盈利的秘密(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5082更新時間:2019-10-01 13:14:14

    得到風祁鎮領導的允許,毛易的共享單車公司動作很快,兩天內就把嶄新的共享單車運輸過來,一共五百台。

    而唐家村這邊,經過衛航、老村長他們的努力,已經把共享單車的停放區準備好,唐家村的各個角落都有。

    不僅僅是唐家村,周邊的村子,都存在停放區。

    在村委會的規劃下,衛航提出,以後旅遊區的規劃,要把共享單車的停放問題考慮上去,妥善安排,千萬不要讓其自生自滅。

    “以後,我們的道路建設,需要把自行車車道規劃進去。”衛航跟大家說道。

    當大批的共享單車運達唐家村,不僅遊客們驚訝,唐家村的村民更加驚喜。

    第一批共享單車投入唐家村,不到一個小時,就被遊客、村民等全部動用。很快,唐家村掀起了一陣騎行的風潮。

    村民其實有點搞不懂,一個小時的費用是一塊錢,有什麽賺頭?得多久才能回本呀!畢竟一輛單車少說也要三幾百吧?、

    而實際上,根據相關數據表示,一輛共享單車的設計生產成本並不低,甚至超過一千元。

    除了單車本身的成本,還需要管理費、維修費、損耗費等,能運營下去?

    方便時挺方便的,隻要有手機,掃一掃就能開鎖,而且可以隨便停放。騎到哪兒,找個不會妨礙交通的地方擺放就行,隨時隨地取用。

    “別小看這些共享單車,現在共享經濟那麽火爆,很多資本投進去角逐,你以為人家都是錢多了燒?肯定是能賺錢,有前途,人家才往裏麵燒錢。”遊客表示道。

    “人家都不是靠租金吃飯的。”有人笑道。

    事實上,目前還沒有一家共享單車的公司能夠真正實現盈利。既然如此,為何還是那麽多資本投進去燒呢?

    聽遊客們那麽說,村民就不能理解了。不靠租金吃飯,靠什麽賺錢?

    投資人們看中的並非是共享單車的盈利能力,也不是什麽大數據——沒有數據閉環的數據,其價值還不如高德地圖。投資人們看中的是共享單車背後的金融能力,說白了,就是押金。

    “大家都知道,想要用他們的單車,就要交押金。這部分押金可以隨時拿回來,但很多人通常會押在哪兒。這一部分的資金,他們就可以拿去投資。隻要有百分之四以上的利潤,那麽他們就有利可圖。”一哥們分析得很到位,對這些門門道道似乎很清楚。

    換言之,共享單車這件事本身的核心不是共享,而是金融。單車隻是收取押金的標的物。共享單車其實希望參與者越多越好,使用頻率越低越好,這樣杠杆率就可以最大化。其收益也就會越來越高。因此大家可以發現,共享單車這件事本身其實不大,但勝在有現金流。

    他打了一比方,現在玩得比較大的共享單車公司,僅僅是押金就有好幾個億,甚至超過十個億。

    那麽大的一筆錢,拿去投資,賺到的錢是非常可觀的。如此一來,收取的租金,隻要能滿足基本的運營,那麽他們就是在賺錢。

    “這應該就跟前兩年很火的滴滴出行差不多吧?”

    那哥們搖頭:“不一樣,完全不一樣。”

    他解釋:“共享單車和滴滴出行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一個紅包大戰貼錢,一個收取對方押金賺錢。滴滴出行現在動靜明顯小了,但是,隻要不補貼,滴滴的錢就可以維持下去。而共享單車則是越活越越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