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2節(1/3)

作者:清歌一片字數:7664更新時間:2021-04-24 14:44:24

    說道。

    我側過身子,手指輕輕撫過他的臉。

    他抓住我的手,與我手指交握,低頭望了我片刻,歎了口氣道:“你不是說我應該叫做吳延,從小在瑤裏長大的嗎?辛追,等漢王回了關中,辭拜過後,我便和你一起回瑤裏,再去拜望我的……大哥嫂嫂,還有我母親的墳塋……”

    我笑著點了下頭。

    就在我與利蒼相守在櫟陽的時候,這一年二月的一天,洛陽汜水之陽,高壇聳立,壇上赤旗隨風飄卷,獵獵作響。

    這是劉邦的登基大典。

    據說,劉邦自己是萬分不願冠上這帝王的稱號的,隻是上月,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共同上書,他實在推不過天下諸侯和群臣的擁戴才勉強為之的。

    韓信終於還是壓下了自己的心魔,由齊王變成了楚王——性格決定命運,這一點在他的身上,再一次得到了印證。就像少年時麵對侮辱自己的惡少時一樣,現在的他,雖然叱吒天下,卻仍少了那種不顧一切,橫刀喋血的殺伐血性。

    我的義父吳芮,他也終於公開自己吳王後代的身份,擁立劉邦為帝了。劉邦也感謝他的幫助,詔曰:“故衡山王吳芮,從百粵之兵,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芮為長沙王。”

    長沙王,唯一一個沒有遭到橫死的西漢初年異姓王。

    所以對這消息,我並無太大震動。

    我隻是盼望著劉邦能早日回來,然後我便可以與利蒼一道離開此地了。

    蕭何一直駐守在櫟陽,利蒼回來後,有時他也會到我家中坐上片刻。隻是這些日子,他瞧起來卻是有些愁眉不展的樣子,我終是忍不住問了他一聲。

    他歎了口氣,這才說道:“皇上雖是登基,隻是國都卻仍未定,我聽消息,朝中群臣竟都是勸皇上定都洛陽,說洛陽不僅居天下之中,還是周代古都。”

    我笑道:“群臣說得有理啊,蕭大人為何不高興?”

    蕭何搖了搖頭道:“洛陽經了這楚漢逐鹿,早已是瘡痍滿目,民不聊生,那樣一片無險可守,荒蕪貧瘠的土地,如何能夠再建一座堅不可摧的都城?”

    我看了下蕭何,終是勸道:“蕭大人盡管放心,子房不是也在洛陽嗎?他想來應是知道該如何的。”

    蕭何歎了口氣道:“我聽說子房雖在洛陽,每日裏卻是隻身住在城外洛水之濱一處人煙稀少的鬆林崗中,隻怕他是心生退隱之意,不願管這許多事情了。”

    我沉默了。

    半個月後,當我再次見到蕭何的時候,他卻是滿麵笑容地說道:“隴西戍卒婁敬上言定都關中,子房以為甚好,皇上已經納了他二人的建議,不日便要西遷了,我查看了下地形,欲要在驪山之西,渭水之南,潏水與滻水之間營造新的宮殿。”

    那裏,以後應當便是漢帝國的國度,長安。

    長治久安,這麽好的一個名字。

    劉邦終於率領著他的群臣和百萬的士兵,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櫟陽。

    他回來的第一件事,先是封了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然後是劉姓同宗子弟為王,再是幾十個戰功顯赫的侯。

    最後的時候,劉邦卻是對著自己的群臣說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張良有蓋世之功,因此,朕要讓他自己在齊選擇三萬戶!”

    萬戶侯已是難得了,還封了三萬戶,且又是在富庶的齊地自己選擇,劉邦這話一出,立時便在群臣中響起了一陣嗡嗡之聲。

    張良卻是對劉邦說道:“臣遙想當年亡命下邳,在留縣與沛公相會,這算得上是一種天意,讓我得遇陛下。所喜陛下虛懷若穀,能采納臣的計謀,才取得了天下。臣並不以為自己有何大功,陛下實在要封賞臣,就把臣投奔陛下的留縣封給我,臣萬萬當不起三萬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