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章(4/4)

作者:王雨字數:10866更新時間:2021-04-28 20:56:36

    向吉雲和程玉華這一胖一瘦兩個男女談話很投機,得知向吉雲想要看看龔灘鎮,程玉華就說領他去轉遊,扯聲喊:

    “細妹兒,過來幫我看著店子!”

    就有個苗條的年輕女子從隔壁的館子過來,笑道:“程娘娘,你各自放心去。”

    程玉華就領了向吉雲出茶館來。

    向吉雲笑問:“這細妹兒好俊俏的。”

    程玉華說:“她是重慶人,來投親戚的。”

    向吉雲說:“重慶人也跑到這塌塌來?”

    程玉華學重慶話問:“這塌塌不好?”

    向吉雲說:“好,這塌塌好!”他那心被程玉華套住。

    二人邊走邊說,來到龔灘鎮街上。那條起伏的石板街很是光滑,可見有不少圓圓的小窩。程玉華說,那是千百年來那些“背老二”背鹽巴的打杵棒磨打出來的。街道兩邊的房子依山傍水而建,戶戶相連,多數用圓木支撐,形成獨具特色的土家族吊腳樓群。程玉華說,這些房子挨江,遇到漲大水,老人們就要看江對岸那塊“石桌子”,如果那“石桌子”被淹沒就危險,得要趕快用竹子捆成纖繩,把繩子的一頭捆在房柱子上,另一頭拴在石梯坎的石孔裏,以防洪水把房子衝走。有一年,水特大,就有一家人的房子被洪水卷走了,老遠了,還看得見那房子浮在水麵上。向吉雲聽得專心,說,你可要小心些,莫讓洪水把你那“臨河茶館”衝走了。程玉華說,我有菩薩保佑,大水不衝我這茶館,我還得恭候你再次來龔灘,再次來我茶館喝茶呢。麵頰生紅。向吉雲察覺,心跳得快,說,我一定來,一定再來。

    這鎮子不大,地處僻壤,卻來過不少文人墨客,有不少古跡和景觀。文人墨客來了,自然要留下詩文。那龔灘縣佐衙門的門聯就不一般,是其縣佐徐少陵所題:“數堆石,橫貫中流,看商賈往來,天與此間開運首;兩岸山,平分界限,問勵精圖治,我從何處定方針。”清代酉陽州之拔貢冉瑞岱有詩為證:“裂石轟雷水勢雄,浪花千丈蹴晴空。輕舟未敢沿流去,人鬼魚龍一瞥中。”鎮上的古建築有:古牌坊、王爺廟、四王廟、三教寺、西秦會館、觀音閣、文昌閣、祖師觀、天子殿。景觀有:第一關、白水溝、橋上橋和烏江對岸的蠻王洞、驚濤拍岸。鎮上居民主要有冉、羅、龔三大姓氏,冉姓多住上街,龔姓多居中街,羅姓多在下街,諸姓中以冉姓勢力最大,就有“上街莫打冉,打冉下不了坎;下街莫打羅,打羅過不了河”的傳言。聽程玉華說時,向吉雲笑言,我們現在是在上街,逢人便笑即是。程玉華笑道,逢人就笑,是瘋子呀。向吉雲就嘿嘿笑。

    那幾天,向吉雲就吃住在了“臨河茶館”裏。晚黑,程玉華帶了蛋蛋在裏屋睡覺,向吉雲獨自睡茶房。這幾個晚黑,向吉雲和程玉華都是半醒半睡。到了向吉雲就要離開的前一晚黑,程玉華把向吉雲叫到了裏屋,說,下暴雨了,那茶房風大,又飄雨水進來,你就進裏屋來睡。向吉雲開先推辭,說,算球了,我在這茶房裏困覺也習慣了。程玉華就拉他進屋,說,進來。向吉雲就進去,看著程玉華那突起的胸脯,想到那活像是女人**的山來。幹柴遇烈火,兩個人睡到了一張床上。

    如果您覺得《盧作孚蒙淑儀》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80/8050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