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章(2/5)

作者:王雨字數:19026更新時間:2021-04-28 20:56:55

    盧作孚帶領庫斯金上校上樓。

    上樓時,盧作孚習慣地要看看不遠處綠蔭掩映的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心裏充滿敬意。這個辦事處是三年前的春天成立的,周恩來是書記,董必武、葉劍英等人是常委。他們都是惲代英那樣的**人。**領導的八路軍打日本鬼子英勇善戰,很得民心。他在4年前就認識周恩來了,從此保持著聯係。他和四弟盧子英都熱心為**辦事。1939年5月,科普作家高士其從延安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送他到北碚暫住,他和盧子英熱情接待,還資助他1 000元去香港治病。他和盧子英請高士其吃便飯時,談起抗戰形勢,大家都很樂觀,國共合作好,日寇必敗!他們還請李公樸作抗戰救國演說,北碚《嘉陵江日報》發表了《訪李公樸先生》的專訪,並幫助其夫人張曼筠在北碚開辦了“五月書店”。

    上樓後,庫斯金對盧作孚說,要參觀一下他這個中國頂頂有名的水上大亨的居室。盧作孚就領了他每個房間轉遊。

    中等大小這屋子是全家人吃飯的地方,也是大兒子盧國維和幺兒子盧國綸的臥室。除了一張吃飯用的小方桌子外,安裝了一張寬床,再就是一個老舊的寫字台。盧作孚領了庫斯金進來時,盧國維、盧國紀正在聽收音機的英文節目。

    盧國維笑道:“爸爸,你回來了!”

    盧國紀高興地:“爸爸,這收音機好呃!”

    盧作孚對兩個娃兒介紹了庫斯金。盧國維跟庫斯金用英語交談。之後,盧作孚又領了庫斯金去看其他房間。盧國維、盧國紀繼續搗弄收音機。

    三兒子盧國紀住朝東的那間不到六平方米的小屋,小床、小書桌就把屋裏塞滿;兩個女兒和她們的表妹住那間較大的屋子,兩張寬床占去一半,另有張寫字台,還兼作盥洗室,安放有一個洗臉架為全家洗漱用;盧作孚夫婦住朝南的大屋子,擺設最為“闊綽”,一張寬床、一個簡易敞式書架、兩把舊藤椅、一個舊寫字桌,寫字桌上擺放有文房四寶。所有屋子裏都沒有衣櫃、平櫃或沙發。

    庫斯金邊看邊搖頭,以為這整幢樓房都是盧作孚住的,以為還有更好的房間和擺設。盧作孚對笑道,這就是全部家當。庫斯金聳肩攤手,感到不可思議。這就是中國水上大亨的家?這就是當過國民政府交通部常務次長、全國糧食局局長的長官的家?

    讀書的娃兒們都回來了,午飯在樓下那間四家人共用的三四十平方的屋子裏吃。這裏隻有兩張方桌,沒有凳子。方桌上擺了回鍋肉、水豆花、魔芋、白菜、鹹菜和粉絲湯。盧作孚、庫斯金,蒙淑儀、五個兒女和1個侄女,總共9個人都站著吃飯。盧作孚對庫斯金表示歉意。

    庫斯金能夠說些中文,笑道:“OK!雞尾酒會也是站著吃!”

    大家都笑。

    盧作孚送庫斯金出家門後,回到屋裏,娃兒們全都被那台收音機吸引住,正在播放音樂、歌曲。淑儀也跟娃兒們一起聽。

    盧作孚走過去:“嗯,不錯,音色很好嘛!”問蒙淑儀,“是哪個送來的?”

    蒙淑儀道:“是程心泉拿來的,說是美軍司令部給重慶一些知名人士送的。”

    四川人說不得,剛說到程心泉,他就跨進門檻來:“盧總,民生公司董事會采納了你的建議,準備好了材料,這是鄭東琴董事長派人送來請你過目的。”

    盧作孚接過材料翻看,拉了程心泉去他那臥室裏。兩人坐到床邊。盧作孚邊看材料邊用鋼筆修改。今年4月21日,民生公司在總公司召開了第17屆第1次董事、監事聯席會議。會議由鄭東琴董事長主持,盧作孚出席了會議。會上,他建議,關於公司耗損情形與補救辦法中的‘向政府請求扶助事項’,請推舉與政府有關係之董監,率領公司主幹人員同赴政府,向蔣孔兩院長以及有關長官懇切請求。事先,應準備好完善的材料。

    程心泉說:“這材料上寫了,民生公司三分之一噸位的輪船在應差,航線縮短至三鬥坪、巴東,物價指數更普遍上漲,因之入不敷出,確非職工不努力也。”

    盧作孚道:“我們自身的原因要找,現今的客觀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樣,這些材料放在我這裏,我再仔細看看,明天給你。請你轉告鄭董事長,希望事先開個會,分派有關的董事、監事承擔這項工作。”

    程心泉點頭,想到啥子,說:“哦,盧總,我們民生機器廠製造的新輪2號、3號,也就是‘民捷’、‘民悅’兩艘輪船,今年2月份下水後,運行正常。”

    “好!”盧作孚道,“一定要經營好我們自己生產的輪船。”

    程心泉道:“4月10號,你主持召開了民生機器廠修造船舶會議,議決了9艘新船的建造工程案。現在,造船工作已經啟動。”關切地看疲憊的盧作孚,“盧總,你事情太多了,還得要多注意休息。”

    盧作孚笑:“你看,我現在不是在家裏休息嗎。”

    程心泉苦笑:“你休息?咳,馬上你又要去參加川康興業公司的第7次常務董事會,又還要去主持天府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2屆股東常會,還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