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1章(2/3)

作者:王雨字數:6710更新時間:2021-04-28 20:58:02

    嚴家淦點首,思憶道:“走過與蘇州同齡的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的木櫝古鎮,穿過幽深的小巷,再沿香溪河步上百米,便可見到了我老家那園子了。相傳,乾隆年間,蘇州名士沈德潛歸隱木瀆,曾在那裏植樹栽花而具園林雛形。後又幾經易主,最後被家父嚴國馨購得此園,委托建築大師姚承祖率巧匠重葺,更名為“羨園”,俗稱‘嚴家花園’。那園中,春、夏、秋、冬風味迥異,變幻莫測。可惜可歎可恨啊,抗戰時期被日軍轟炸而毀於一旦了。”

    盧作孚也長歎,就說了日機對重慶大轟炸的事情。

    席桌上的人們都感歎、憤然。

    次日,盧作孚一行從台北出發,一路乘火車南下,視察、參觀了基隆至高雄沿線的城市、港口、工廠。根據盧作孚的行程,嚴家淦作了得周密、細致的安排。到高雄的火車經過日月潭山腳時,是淩晨兩點左右,此時下車住宿困難,嚴家淦就設法為盧作孚掛了一節車廂,列車經過日月潭山腳時,將這節車廂留在站上,讓盧作孚在車上休息,天明後上山遊覽。還專派了台灣省銀行的3名職員做向導,沿途負責聯係、照料。

    正好順路,盧作孚忙裏偷閑去遊覽了著名的日月潭。天氣特好,日月潭靜躺在藍天、白雲下。湖水清澈,波平似鏡,環湖之青山、殿閣、塔樓倒映其間,真個是優美如畫。盧作孚一行興致勃勃乘坐小舟遊覽。

    嚴家淦派的一位中年向導說:“這日月潭位於台灣島中部,在南投縣東玉山之北的這片叢林中,湖麵海拔760米,平均水深20至30米,是台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盧作孚聽著,但見潭中有一秀麗小島,問:“那是光華島吧?”

    “對,是光華島。”中年向導說,“這日月潭之美就在於山水相依、小島點綴、翠峰環抱。前邊山麓潭畔的塔樓是涵碧樓、玄光寺、玄奘寺塔和文武廟。”

    小舟遊至潭畔,盧作孚一行下船,沿了蜿蜒的石板梯道登高遠眺。經了中年向導解說,見潭水的北半湖形同圓日、南半湖確恰似新月。

    朱正漢笑道:“還真是日月形耶!”

    中年向導說:“台灣這日月潭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的說法,其中最為人所認同的是以潭形命名的說法。《彰化縣誌》有說,水裏社潭,一個形圓像太陽,一個形長像月亮,稱為‘日月潭’。但也有人認為是因其水色而起名。”

    盧作孚很感興趣:“你說說。”

    中年向導說:“鄧傳安《蠡測匯抄》中曰,‘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幾十裏,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為日月潭’。彰化縣誌也雲,‘水裏社潭,一名日月潭,在水沙連內,潭中水色兩邊不同’。道光二十七年,閩浙總督劉韻珂的勘番地疏中道,‘至水社之日月潭,南北縱**裏,橫半之,水色紅綠並分’。這些文獻資料都提到日月潭水色有丹碧之分,因此有人便認為,日月潭命名之由來和其水色相關。”

    盧作孚點首:“以潭形和水色命名都有其道理。”展目四望,感歎道,“祖國河山遼闊,祖國河山如畫!”

    盧作孚走到山崖護欄邊,叉腰下望,但見冬日輻照之日月潭,水氣升騰、金波灼灼,眼前不禁幻化出燕子磯前浩淼的長江流水來,心底湧起思念家人的熱浪。幾個月前的初秋,除了還在加拿大監造輪船的大兒子盧國維外,盧作孚一家人都在南京團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