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三十二章順其自然(1/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630更新時間:2019-05-05 08:20:22

    吃完了特『色』的早餐以後,洪斌領著李忠信王波幾個人開著車直奔李忠信提出來的幾個景點。

    對於李忠信一直提出來要去黃鶴樓那邊,洪斌並不稀奇。

    在中國,大部分人都知道黃鶴樓,畢竟黃鶴樓在全國都是極為有名的,更何況,教科書和唐詩三百首之類的書籍當中都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個膾炙人口的古詩。

    到了武漢這邊,要說不去一次黃鶴樓,不去看看那個傳說之地,大部分人真就會不甘心的。

    隻不過洪斌萬萬也想不到的是,李忠信到黃鶴樓這邊,主要是想看一看他後世時候到黃鶴樓時候的景『色』和情形,與現在的這個時候有什麽不同之處。

    李忠信跟著洪斌下車走了一段時間以後,他不禁微微歎了一口氣。

    李忠信看到,此時的黃鶴樓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很是高大雄偉,更有一種嶄新的感覺,和他後世看到的一樣,他就知道,哪怕是他這個時候到了這邊,也沒有看到那古代時期建設的黃鶴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三國時期黃鶴樓隻是夏口城一角了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黃鶴樓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道藏·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言:“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跡。”《全真晚壇課功經》中稱其黃鶴樓頭留聖跡。

    隻不過呢!此時的黃鶴樓已經不是以前的黃鶴樓了。

    李忠信依稀的記得,後世他和朋友到黃鶴樓這邊來的時候,朋友和他說過,以前的黃鶴樓和這個全新的黃鶴樓是有一定距離的,此黃鶴樓非彼黃鶴樓,因為是後按照黃鶴樓原貌而建設的。

    他的朋友和他說的時候,說的是不知道是八十年代什麽時候改建的,原汁原味的黃鶴樓要比後建設的黃鶴樓多出來許多的看點,這次李忠信到這邊以後,卻是清楚,他來晚了。

    他能夠從其中看到嶄新,也就是說,這個黃鶴樓剛剛建設完成不久,他是沒有那種眼福了,除非他再次重生。

    黃鶴樓和後世一樣,進門的地方是一個公園,有『主席』詞亭,有李白像,往裏走是黃鶴樓,不算巍峨,但是望江而立還是很有意境。

    上樓,每層皆有展出,其中有一層是曆朝曆代黃鶴樓作為軍事要塞的模型,很值得了解,還有一層開放給遊客寫書法,很是風雅的說。

    李忠信帶著後世的一些記憶和感慨走了一圈,最多的感慨並不是黃鶴樓的大氣以及景『色』,感慨最多的則是這個時代人們穿著打扮以及那種樸實無華。

    這個時候的人們大部分都沒有什麽錢,穿得都很樸素,基本上都是的確良的襯衫和這個時代的長褲和裙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