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解讀和做法(1/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610更新時間:2019-12-17 07:13:41

    李忠信看到,在這個時間段裏,國家出台了國家產業政策,他在閑暇的時間裏,把這個產業政策學習了一下,並把這個產業政策的文章摘錄了下來,給王波和洪斌他們都郵寄了一份。

    李忠信心中清楚,製定產業政策是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效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素質,促進國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這個政策的第一條呢!就是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這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中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忠信公司在江城這邊一直在做的任務。

    無論是宏克力鄉那邊,還是江城周邊的鄉鎮,忠信公司一直在和鄉鎮政府合作,一起做好農業方麵的各種生產,一是滿足當地人的糧食需求,另外則是通過忠信公司的渠道銷往中國各個城市。

    這個時候,忠信公司在江城新區建設起來了大型的豆油廠,這個時候的豆油產量已經是達到了東北三省最大,質量最佳的一個情況。

    忠信公司一如既往地本著嚴格按照最好標準質量來進行生產,對東北大豆種植產業方麵,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在豆油廠的基礎上,忠信公司還搞了大米加工的工廠,這個工廠呢!同屬於忠信豆油廠那邊管理,東北的大米是中國口感最佳的大米,通過忠信公司的物流,能夠到達全國各個城市,讓中國的老百姓都能夠吃上好大米。

    在糧食方麵,忠信公司並沒有停留在大豆和大米兩種農作物上麵,忠信公司和江城這邊的很多糧食收購站都簽訂了合作的協議,糧食收購站負責收東北這邊的各種雜糧,而忠信公司則用忠信公司的渠道,把這些好的雜糧賣到全國各地。

    李忠信這些做法,正符合國家提出來的要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念,全麵發展農林牧副漁業,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和創匯農業,使農產品的數量、品種和質量適應全國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和國際市場的要求。

    至於說合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農村第二、第三產業,逐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這個事情,忠信公司也在做,農村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想要發展起來,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這個時候的農民,基本上沒有那種搞第二第三產業的想法,他們覺得,在他們所屬的鄉鎮,能夠按照正常的情況種地,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一件事情了。

    他們覺得,他們沒有手藝,沒有技術,想要轉型,根本就沒有辦法。

    忠信公司在這個事情上呢!做出了一些積極的應對和拿出來了應有的態度。

    在鄉鎮當中的第二三產業當中,忠信公司實施了很多種措施,最初的時候,忠信公司在江城周邊的鄉鎮和林區都搞起來了木耳養殖基地,這幾處基地,為當地老百姓帶去了很多的收益。

    當時的時候,江城周邊木耳基本上都是靠到山裏麵去采集,而這個時候呢!忠信公司所用的木耳,都是木耳養殖基地那邊培育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