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兩千兩百八十八章底氣(1/2)

作者:大國雄起字數:4264更新時間:2020-09-23 08:17:41

    李忠信是羨慕那種政策,也是想讓中國實現這樣的一種情況,隻不過呢!李忠信心中清楚,這個事情要是在中國做,實在是太難了。

    別的不說,就中國的人口而言,中國有十三億的人口,別說是一個人多,就是一個人一元錢,那就是十三億元錢。如果一個人給一千元錢的話,那就是一萬三千億元錢的人民幣。

    而李忠信之前所考慮到的那幾座大山,別說是一千元人民幣了,就是一萬元的人民幣也是不夠用的。

    所以,李忠信有過那樣的一種打算,今後也是想要那麽去做,但是,到現在的這個時候,李忠信依舊沒有考慮好。

    到了李忠信現在的身家和地位的時候,錢這個東西對於他來講,真就像後世馬雲說過的話,錢對於他來講已經不重要了,哪怕把他現在的忠信公司都捐出去,他幾輩子也是花不完手中的錢。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國家在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搞那種全民股份製,而不是把國有的大型企業輕易地變成股份製企業。

    按照國家現在實行的政策,隻有這些企業的職工能夠享受到這樣的一種政策紅利,這也是加大了中國貧窮人口和富裕人口的兩極分化。

    正常情況下,國家的企業是國家的,也是中國全國人民的,不應該搞那麽一種進程,但是,國家要發展,就必須要走這樣的一種路線。

    所以,這個時候才有大佬希望忠信公司也進行上市的一種想法。

    國家的想法是好的,希望幫助一定的企業進行融資,然後讓老百姓能夠享受到那些個企業的分紅,也就是相當於老百姓拿錢讓企業融資,然後企業回饋給老百姓。

    隻不過國家的這種想法是好的,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麽一回事了。

    在李忠信的心中,中國上市公司企業主體地位非常脆弱,屬於那種政企不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約束無力等各種混亂,企業主體地位殘缺。

    另外,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主體主要是個人,其投資的質和量均較低,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明顯不足。

    相比之下美國等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其機構投資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業銀行信托部、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

    由於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性投資者發展滯後,這使得僅靠若幹家大機構和數以萬計的小股民散戶所支撐的股市投機盛行,股價暴漲暴跌難以避免,阻礙了股市的健康發展。

    中國的股市,李忠信一直認為是炒作的市場,而沒有什麽價值投資,也沒有什麽所謂的上市公司大量回報股民等事情。

    而他的忠信建築公司上司以後,就會打破這樣的一種鐵規,會成為中國股市上第一家投資回報率最高的企業。

    李忠信之所以有著這樣的信心,是因為忠信公司旗下的忠信建築公司十分龐大,是一家超級大型的公司,按照李忠信的估算,現在忠信建築公司的淨資產已經是達到了幾個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