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22章 蜃氣迷霧(2/3)

作者:叨狼字數:6222更新時間:2021-04-27 21:30:03

    口口聲聲自己是方外之人,卻是時時刻刻都放不下斂財的手段,佛門的做法的確不可取,而道門就好多了,大部分人都是忙於修煉,不至於遍地騙子,這樣的區別,就能夠看得出來高下分別了,所以費大聖對於佛門並沒有什麽好感。

    “蜃氣迷霧?”

    “這是什麽東西?”

    雲錦藍聽了費大聖的話,卻是一臉茫然的表情。

    畢竟對於她而言,根本就不知道什麽叫作蜃氣迷霧,也不清楚這東西究竟有什麽用途?

    “有一種東西,叫作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是一種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在我們的空間的人所能看到的光是在可見光範圍之內,我們看到的物質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可以接受其反射的可見光。在夜裏,物質發出的紅外線我們就接收不到。即使在可見光範圍之內,如果光過強或過弱,我們也不能看到。”

    “人眼是由我們這個空間的物質構成的,是由最大一層分子組成的最大一層粒子構成的,隻適合看到一定能量範圍的光。”

    “如果是分子組成的稍微於最大一層粒子的那層空間粒子的時候,人眼就看不到了,更不要由分子組成的更粒子的空間了。”

    “對人來講,這些物質反射的光是不可見光。但是,這個空間的生命卻能接收到這層空間物質反射的光,並能看到這層空間的物質,因為組成他們眼睛的分子顆粒和人眼分子顆粒不同。”

    “海市蜃樓是另外空間的真實體現,在物質的運動下,反映到我們這個空間裏來了。”

    “一種海市蜃樓發生在海上,這裏空氣濕度大,在一定範圍之內的空間空氣濕度比較大,另外厚度比較大,這樣大麵積的水蒸汽在運動下陰差陽錯地就能形成一個巨大的透鏡係統。”

    “就象一個巨大的放大鏡和顯微鏡一樣,把微觀世界的另外空間的景象反映到我們的空間來,人眼就能觀察到了。”

    “你也可以做一個模擬實驗,在一間不通風的屋子裏,把一塊長15米寬0厘米的平滑鐵片橫放在幾根用鐵管或用木棍代替做成的柱子上,在鐵片上撒上薄薄一層沙,做成沙漠型的表麵。”

    “用深色的紙剪成樹和駱駝,貼在一塊毛玻璃上,把玻璃板放在鐵片的一端,和鐵片垂直,使樹和駱駝露在沙層上麵。”

    “在玻璃板後下方,用一隻手電筒向上照射,在鐵片的另一端看去,好像樹木和駱駝後麵襯托著明亮空一樣。”

    “然後,用的煤球爐三隻,放在鐵片下麵來加熱,或用一隻長型的炭盆,有條件時用長型的電爐加熱最為理想。”

    “加熱時,要注意鐵片各處加熱要均勻,特別是靠近毛玻璃一端三分之二的地方。”

    “這樣,當加熱一定時間以後,用手靠近沙麵,感到很熱時,開始沿薄鐵片往毛玻璃方向觀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