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八章邀請投資(1/2)

作者:天真的豎瞳字數:7354更新時間:2019-07-05 17:23:11

    定下來了基調,接下來保羅每的主要工作就是參與《決勝二十一點》的後期製作,隨著參與的工作越來越多,他的能力也在提升。

    就像是杜奇·查理曼評價的那樣,保羅或許缺乏經驗,但理論知識很豐富,學習能力卻很突出。

    等到影片剪輯徹底完成之後,保羅已經能自己獨立完成絕大多數剪輯方麵的工作,也能從如同亂麻般的鏡頭中,找到合適的剪輯點,把拍攝的素材最終變成自己構想中的模樣。

    可以,相當於從一個完全的菜鳥,變成了一個蹩手蹩腳的半生手,關鍵是理論上知識的豐富,對於保羅來已經足夠了。

    為了能盡快完成後期製作,剪輯師弗蘭克和導演杜奇·查理曼幹脆住在了工作室,每除了休息和吃飯,幾乎都在工作中渡過。

    到了元旦這一,保羅沒有繼續參加剪輯,而是應邀請,和寧語薇一起去參加洛杉磯大使館的元旦晚會。

    通常來講,現在的大使館舉辦類似的晚會,都是為了增加凝聚力。

    1978年6月日,鄧公在聽取教育部關於清華大學的工作匯報時,對派遣留學生問題指出:“我讚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

    這拉開了中國大規模派遣留學人員的序幕,中國留學史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同年1月6日,改革開放後的首批5名訪問學者起程赴美,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在此後的10年間,以公派生為主流的留學生被派向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美、英、日、德、法,還有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家,每年派出的數量超過000人。

    於是,在後來的年代裏我們看到了一批批以“精英”為標記的“海歸”們。

    1985年,中國取消了“自費出國留學資格審核”,中國向外派留學生的大門才完全打開,“出國熱”在全國迅速升溫。

    此時中國大陸在美國留學的學生累積已經接近四萬人,而這些來到美國的留學生,都是政府資助的公費生,也都是挑選出來的優秀人才。

    雖然這個年代的留學生出現了不少外逃的,但真正回到國內的,最終都成為了支持中國發展的中堅力量。

    而且保羅可是知道,現在的八十年代,美國大學的費用雖然還沒有達到新世紀之後那麽喪心病狂,但依然很高,每年單單是學費就接近三千美元。

    這不到四萬的留學生,每年留學生的學費、生活補助加起來就要一億美元,他們四年學成,代表著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一共為留學生花費至少四億美元。

    聽起來似乎不多,可也要考慮到,1986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可是隻有二十億美元出頭,這年頭國家用錢的地方多著呢,願意為派遣留學生,承受這麽大的一筆開銷,可見其中的決心有多大。

    當然,這樣做最終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對於這個決定的人,重生在這個時代之後,保羅也就更加充滿了敬佩。

    因為參加元旦晚會的都是中國的留學生,保羅這個外國人就顯得格外顯眼了,好在這些留學生大多見慣了外國人,最多也隻是有一些好奇保羅為什麽會出現,並沒有強勢圍觀之類的。

    雖然保羅過,就將他當做一個普通的參加晚會的人,但大使館這邊在他到了之後,還是專門安排了人接待,趁著晚會正式開始之前,將保羅請到了李大使的辦公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