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七章(1/2)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字數:5368更新時間:2019-06-27 04:44:51

    曆史從時間和因果關係來考察人的自由意誌與外部世界相聯係的表現。也就是用理性的法則來說明這種自由,因此,曆史隻有用這些法則來說明自由意誌時才是一門科學。

    就曆史來說,承認人的自由是一種能夠影響曆史事件的力量,也就是一種不服從法則的東西,正如對天文學來說,承認天體運動是一種自由的力量一樣。

    承認這一點,就取消了法則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取消了任何知識存在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個天體自由運行,那麽凱普勒和牛頓的定律就不再存在了,任何天體運行的觀念也不再存在了。如果有一種人的自由行動,那麽,任何曆史法則,任何曆史事件的觀念,都不存在了。

    對曆史來說,人的意誌有若幹運動路線,其一端隱沒在未知世界中,但是在其另一端,一種現今的人的意誌在空間、時間和因果關係中活動著。

    這個活動範圍在我們眼前展開得愈廣,這種活動的法則就愈明顯。發現和說明那些法則乃是曆史的任務。

    曆史科學從它現在對待它研究的對象的觀點出發,並沿著它現在所遵循的途徑在人的自由意誌中尋求現象的原因,對曆史科學來說,闡明法則是行不通的,因為,無論我們怎樣限製人類的自由意誌支配的作用,隻要把它看作不受法則支配的一種力量,法則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隻有無限地約製這種自由意誌力,就是說,把它看作無限小的數量,我們才會相信原因是完全不可理解的,於是曆史把尋求法則作為它的任務,以取代對原因的探尋。

    這些法則的探求早已開始,曆史學應當汲收的新思想方式,在與那不斷把產生現象的原因一再剖析的舊曆史學自行毀滅的同時,也正在加以采用。

    全人類的科學都走這條路子。數學這門最津密的科學獲得無限小數的時候,便放棄解析的過程,開始總和未知的無限小數的新過程。數學放棄原因的概念而尋求法則,也就是尋求一切未知的無限小的元素的共同性質。

    別的科學也沿著同樣的思路進行研究,盡管其形式不同。當牛頓宣布萬有引力法則的時候,他並未說,太陽或地球有一種吸引的性質;他說,從最大到最小的所有物體都具有互相吸引的性質;就是說,他扔開導致物體運動原因的問題,來說明從無限大到無限小的所有物體共同的性質。各種自然科學也有這樣的做法:它們扔開原因問題來尋求法則。曆史學也是站在這條路上的。假如曆史的研究對象是各民族的全人類的運動,而不是記載個人生活中的若幹片斷,那麽,它也應扔開原因的概念來尋求那些為各個相等的、互相緊密聯係的、無窮小的自由意誌的因素所共有的法則。

    自從哥白尼體係被發現和證實以後,僅僅承認太陽不會運轉,而是地球運轉這一事實,就足以破除古人的全部宇宙觀了。反駁了這個體係,就可以保持天體運行的舊觀念,但是不推翻它,似乎不可能繼續研究托勒美①的天動說。但是,就在哥白尼體係被發現以後,托勒美的天動說還被研究了很長時間——

    ①托勒美是古希臘學者、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創立天動說。

    自從有人宣布和證明,出生率和犯罪率服從數學法則,一定的地理條件、政治和經濟條件決定這種或那種管理形式,人口和土地的一定關係造成民族遷徙——從此,曆史賴以建立的基礎實際上被摧毀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