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32.懸崖之上(5/5)

作者:澤恩居士字數:12846更新時間:2022-02-17 20:36:50

    為了打擊異己,新皇帝對奧古斯都的女兒、親屬、親信部屬展開了殺戮,反倒激起了強大的反抗,他們保護著奧古斯都的女兒,新皇帝見難以消滅,無奈與之達成了和平協議。

    而花子虛殞命的消息早傳到了洛馬。新皇帝便遴選了一批聖女、聖子以及神的奴仆,以傳教的名義,再次送往東方。

    然而傳教是假,誅殺是真,這些人被貪心的商人賣給了安息帝國,沒有執行殺人滅口的命令,蒙騙了新皇帝。

    很多人都是在懸崖之上玩弄著自己的命運,或大展宏圖,或粉身碎骨。

    皇帝年幼,太後王政君又信任王莽,王莽一人裁決,統治著大漢帝國。秋天本是收獲的季節,可天氣突變,各郡國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洪災、蝗災,還有地震。

    其中關中、河北、山東等地區發生了災情嚴重,青州最為嚴重,百姓舉家逃亡乞活。

    王莽倡議各級官吏、地主豪紳捐款救災,自己帶頭捐款一百萬錢,捐地三十頃,帶動百官也捐錢物賑災。

    許多貴族無奈,響應倡議,捐獻了大批糧食、土地。王莽要求民眾捕蝗蟲,按斤給予工錢,並教給民眾水煮、鹽漬、油炸等吃法,鼓勵用蝗蟲充饑。

    可百姓窮困,哪裏買的油,連吃鹽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王莽廢去了皇室的呼池苑,改設安民縣,遷移災區百姓居住。又在長安城中斥巨資建了五處安民住房區,供貧民居住。最終關中的災情得以遏製,民眾也得到了安撫。河北山東兩地距離長安遙遠,政令執行打了不少折扣。王莽被官員蒙蔽,隻當賑災得利。

    王莽借著機會,沽名釣譽,頒布詔令,免去無災地區家財兩萬錢以下家庭和受災地區不滿一萬錢的貧民的賦稅。

    孫至是王莽的寵臣心腹,知道王莽要什麽,便私做主張策劃了祥瑞事件,黃支國獻入犀牛,廷臣都很驚異,黃支國在南海中,離京師有三萬裏,從來沒有朝貢過,如今特來獻犀牛,想必又是大司馬的威德。

    王莽果然大喜,於是很多官員爭相獻祥瑞,可歎可笑,地方上忙著賑災,王莽借災得名,又搞祥瑞,大司空王崇、光祿大夫龔勝、大中大夫邴漢見此心灰意冷,辭去官職。

    王莽假意挽留,挽留不成,便贈送了大量禮物錢財。龔勝和邴漢拂袖而去,同去宛城,關家以禮相待。他們早就仰慕南陽文學館的典藏,更是欽佩南陽武館一百年來,對大漢的忠心。

    龔勝、大中大夫邴漢到此盤桓數月,贈送自己私藏的書籍,囑咐關家弘揚文化,王莽得知後,心中惱怒不止。

    受旱災蝗災影響,還有工程的壓榨,山東和河北兩地農民不堪徭役和饑餓,爆發了作亂,攻占了當地的縣衙。

    官吏們競相逃離。王莽得信後,大發雷霆,派遣新編訓的新軍前去鎮壓,新軍通過複修的馳道,不到半個月就到了河北。

    新軍的將領輕蔑的看著裝備混亂的農民軍,喝道,“弓弩準備。”“戰車衝擊。”

    農民軍餓的氣力不足,裝備又差,剛一交戰便潰散逃逸,新軍將領冷哼一聲,一揮手,輕騎兵追殺而去。不足半年便徹底平息了河北、山東兩地的作亂,新軍對逃亡的百姓窮追不舍,殘殺虐殺,作亂雖平定了,可仇恨的種子也深深埋在了河北和山東的大地上。

    王莽剛愎自用,一步步走向了自己前路的懸崖。

    懸崖之上,煙霧繚繞,王莽身在其中不知其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