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娘子軍(1/2)

作者:長耳朵的兔子字數:4824更新時間:2021-07-27 08:17:28

    臨出門的時候,唐娜叮囑我,說加德滿都的街上還是比較亂的,讓我們提高警惕,尊重當地人的風俗,不要惹出什麽亂子。

    黃金榮看著唐娜流口水,那雙眼珠子,賊溜溜的停留在唐娜的屁股上。

    我拍了拍黃金榮的肩膀:“兄弟,別胡思亂想,這女人可是國際刑警的帶頭人,辣的很,你吃不消的!”

    黃金榮擦了擦嘴角亮晶晶的哈喇子說:“我這人就喜歡吃辣的,尤其是小辣椒!”

    我笑了笑,說:“這可不是小辣椒,這可是魔鬼椒,你先掂量自己吃下去能不能活命!”

    我們一路說說笑笑,乘車去了加德滿都市區。

    天空中原本飄著的小雨已經停歇了,天地一片清涼幹爽,空氣還不錯,氧離子十足,讓人神清氣爽。

    加德滿都的城區分為新舊兩部分。

    新城的建築物混合了傳統尼泊爾式和西方式格調,而舊城部分除了多出一條主要商業幹道叫做新路外,其餘仍舊保有昔日原始建築風貌。

    這座城市擁有1000多年的曆史,是一個古老的文明搖籃,以精美的建築藝術、木石雕刻而成為尼泊爾文化的象征。

    尼泊爾曆代王朝在這裏修建了數目眾多的宮殿、廟宇、寶塔、殿堂和寺院等,在麵積不到7平方公裏的市中心有佛塔、廟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廟2700多座,真可謂“五步一廟、十步一庵”,因此,有人把這座城市稱為“寺廟之城”。

    在加德滿都街上,隨處可以見到皮膚黝黑的印度人,蓄著大胡子的西亞人,以及金發碧眼的歐美人,還有一些韓國人和日本人,這些都是從世界各地來到加德滿都的信徒和遊客,因為這些不同人種的出現,使得加德滿都終於有了一點國際化的氣息。

    加德滿都寺廟眾多,隨處都可以看見修行的僧人,有的在布施,有的在化緣,最有特色的便是街邊的苦行僧。

    走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中老年男子,大胡子是他們的典型特征。他們臉上畫著五顏六色的條紋,一手拿著小鐵罐,一手拄著拐杖在閑逛。如果你看上他一眼,他會馬上走過來在你的額頭上點上一顆吉祥痣。當然這不是免費的,你要知趣地給他10―20個盧比。這些人便是印度教國家裏獨有的一道社會景觀——苦行僧。

    在尼泊爾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聖人”。他們被看成是來凡塵普度眾生的“神的使者”,受到人們的尊重。

    加德滿都的苦行僧多喜歡聚集在當地最大的露天火葬場:巴格馬蒂河邊的帕舒帕蒂神廟附近居住。他們三五成群地住在神廟外的長廊下麵。多數人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大多赤身裸體,身上塗抹著木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隻在腰上裹一塊看不出顏色的破布。苦行僧每人除了一個碗以外幾乎一無所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