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五章倭患暴起(1/3)

作者:狂奔的蝸牛字數:7862更新時間:2021-07-30 05:24:11

    嚴世蕃雖然已經被押解回京,但嚴嵩還在袁州,朝廷隻將嚴府抄家,但並未再追究嚴嵩的罪責。

    距離袁州城大約七十裏外的一個小村子,張沐幾經周折才找到這裏,而在村東頭的一座關公廟內,他終於看到了已八十六歲高齡的嚴嵩。此時的後者白胡白發都亂糟糟的,上麵還有幾根稻草,衣衫更是早已破爛不堪,眼睛渾濁、神情木訥,端著一個缺了口碗正在乞討。

    雖然早已知道嚴府被抄家後,嚴嵩隻能靠流浪乞討度日,但當親眼看到這一幕時,一個昔日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的前首輔落此下場,還是不由令人唏噓。

    張沐買了一個炒雞來到了嚴嵩跟前。他看著嚴嵩,嚴嵩也看到了送他燒雞的人是張沐。

    嚴嵩沙啞道:“你看到老朽落到這幅田地,是不是已經心滿意足了?”

    張沐沒有回應,隻盤膝與後者對坐著。

    嚴嵩也沉默了,顫抖著手接過張沐遞來的燒雞,開始大口吃了。他是真餓了,而且城府如他,早已超過了能屈能伸的境界,都落到這一步了,不會也沒必要再賭氣。

    張沐能看出來嚴嵩吃的很香,等嚴嵩吃的差不多了,才將剩下的半個燒雞小心包好,這次仰天長歎,唏噓道:“曾經有一個少年三歲能書,六歲可背誦四書五經,八歲考中縣學,十歲過縣試,十九歲中舉,二十五歲就高中進士,列萬千才子第五位。可他剛正不阿,厭惡權貴,一聲‘朝廷被奸人把控,我寧從此再不為官’就此歸隱,這一隱就是十年。”

    嚴嵩轉頭看向張沐,道:“張小友可知那個少年是誰?”

    張沐道:“嚴老莫不是在說你自己?”

    嚴嵩沒有回答,而是繼續道:“那個少年也有一腔報國熱血,自負才高八鬥有治國經緯之才,可他一路磕磕絆絆,被同僚排擠,被上司打壓,被君王嗬斥,慢慢的少年變成了老人,銳氣沒了,熱血也涼了。他活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明白官場之道。”

    嚴嵩話鋒一轉,目光也淩冽了幾分,道:“可縱使如此,他自問執掌內閣二十餘年,對得起那一身官袍。君王剛直,他便柔順;君王輕慢傲橫,他就謹言慎行;君王監視群臣,他就老實誠懇;君王威福自操,他便事事順從,從不說一句逆耳之話;君王齋醮不理朝政,他便為齋醮撰寫青詞,為君王打點朝堂。他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六十歲高齡如閣到八十餘歲致仕,伴君如伴虎,誠惶誠恐,“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嚐一歸洗沐”,真正做到了“以宮為家”了,他……就真的那麽該死嗎?”

    說道激動處,嚴嵩已全身開始顫抖。

    張沐聲音也陡然淩冽起來,喝道:“虧你飽讀詩書,豈不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忠於君王,卻不忠於社稷,不問黎民死活,此佞臣也!”

    嚴嵩不由一滯,也起了脾氣,大聲道:“君王強勢專製,容不下任何逆耳之言。我若不事事順從他,早已成了第二個夏言。你以為是我害死了夏言,害死了曾銑?皇上也知道夏言是治國大臣,可他處處頂撞皇上,所以他注定要死。皇上也知道曾銑是能打的大將,可皇上已經不想收複失地了,那曾銑還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要領兵出征,所以他也要死。皇上需要的就是我這樣處處順著他的人,北邊的韃靼,南邊的倭寇哪一處練兵打仗都要錢,天災人禍、百姓疾苦也都要錢。可皇上都把錢用在了修仙建廟,齋醮祈福上了,我不是不作為,是無力作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